金融学硕士课程提供金融原理、定量分析能力及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全面专业训练,为学生在证券、银行、金融管理、咨询等金融及相关领域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个别业界导师工作坊除外),学制18 个月。
项目亮点之一是《当代中国金融问题与挑战》这门课程,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并加深其对中国金融发展现存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资深金融从业者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中国金融经济相关热点问题完成高质量的项目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金融学理学硕士项目重磅推出高级金融研究方向(Advanced Research Track, 简称ART),以金融领域学术研究为主,旨在培养高端金融研究性人才,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推理、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及研究方法,为有意向继续读博深造或以后从事金融研究性方向的同学提供的课程。
本项目申请要求如下:
学历要求:本科学士学位以上,成绩不低于B
专业背景:对专业背景不作限制
语言:
雅思:总分6.5以上
托福:总分79以上
GMAT/GRE:不要求
序号 | 课程介绍 | Curriculum |
1 | 财务报表分析 |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
2 | 信用风险建模与产品 | Credit Risk Modeling and Products |
3 | 量化投资组合分析 | Quantitative Portfolio Analysis |
4 | 衍生品市场 | Derivatives Markets |
5 |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 Finance within the Macroeconomy |
6 | 金融商务沟通与软件操作 |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EXCEL/VBA) for Finance |
7 | 金融计量与金融数据分析 | Financial Econometrics and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
8 | 行为金融学 | Behavioral Finance |
9 | 企业并购 |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
10 | 资本市场 | Capital Markets |
11 | 随机模型 | Stochastic Models |
12 | 商品市场与建模 | Commodity Markets and Modeling |
13 | 国际金融管理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
14 | 银行与金融机构 | Bank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
15 | 电子支付系统 |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s |
1. 为什么选择港中文深圳金融?
主持人:师兄的经历是比较丰富的,当初你为什么会考虑转专业选择这个学校和项目?能拿到这个项目录取的关键是什么?
李师兄:当时转行首要考虑时间问题,想快速转行。当时是港中文深圳第一届,录取时间延长至当年7月,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加上牌子也还可以,就选择港中深了。拿到项目录取的关键认为还是有哥大的求学经历吧,并不算有普遍性。
2. 如何做时间规划?
主持人:师兄当初是如何做留学时间规划的呢?怎样平衡学习和申请准备的时间呢?
李师兄:说一下准备美硕的经历吧。美硕是大二就开始准备了,当时自己没有太多意识,是家长逼着准备。现在看来,越早准备越好,自己越有意识越好。就专业学习来说,国内大学学习压力不如欧美,如果抓紧一些时间肯定是够用的,个人认为专业课和GT是应该投入时间的地方。
3. 港中文深圳怎么样?
主持人:师兄觉得港中文的这个项目怎么样呢?
李师兄:港中文深圳学校成立比较新,但认为师资力量不错,讲师大多欧美名校毕业回来;项目学习长度1-1.5年,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定夺,结合从业经验来看认为这个时间长度比较合适;培养方向目前应该是经济、金融、会计三个专业,基本涵盖了未来金融行业求职的专业。学校比较鼓励课外的实习,因此实用性还不错。求职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金融讲究圈子,目前学校名气不如清北复交等传统明显,但潜力还不错,如果条件合适的都可以考虑。
4. 就业资源
主持人:港中深在地理位置上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再加上师兄提到的师资力量,想来在教学质量上也有一定保障了。这个项目就业资源如何?学院会提供什么就业方面的帮助?
李师兄:实话实说,项目成立时间不长,因此就业资源还不够成熟,至少我们第一届资源比较有限。不过学校和项目都成立了专门的CDC(职业发展中心),目前看来对接的国内金融机构、实习就业资源越来越多了,加上未来校友资源增长,预计还是可以的,举几个例子就是身边确实有同学通过老师的资源去了中金、平安信托等好工作资源。
5. 如何找工作?
主持人:确实这几年也能感觉得到这个项目的申请难度越来越大了。你是怎么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通过哪些途径或资源?
李师兄:现在这份工作是自己网投简历找到的,没有借助学校资源。这里还是要说一下,找工作这个件事情需要很强的自主能动性,即使学校能提供资源,也只是入门机会,最后能否把机会变成offer这个需要大家多努力。途径资源的话,首先要利用好校内的资源,积极和就业老师沟通,让他们帮助投递简历;第二,要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和高年级、工作的学长多交流;第三,自己多努力投递简历。
主持人:确实,我们一向都会说学校只是给你一个平台,更多还是要靠自己多努力争取。你目前从事的工作跟你的职业预期一致吗?
李师兄:我转行后的职业目标就是做证券分析师,目前与预期完全一致,个人还挺喜欢现在的工作的。
6. 对师弟师妹的建议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对于即将申请或者即将留学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给他们吗?
李师兄:现在看来,我觉得留学是段很好的开拓眼界的经历,希望各位能好好把握。未来变数很多,不要局限自己,趁年轻多尝试做自己喜欢的。我自己感觉在金融行业工作最好还是能做自己喜欢的,因为工作强度很高,如果不喜欢的话可能活的会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