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凭借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系在中国营销、服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品牌管理与战略营销等领域的竞争优势,不仅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市场营销知识基础,而且提供了广泛的市场营销选修课。 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理学硕士学位课程旨在为希望成为最有实力的营销专家的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在完成硕士课程后,学生将能够应用市场营销理念、原则和理论来推动高效的市场营销运作;能够灵活运用最新的定量分析方法,从而制定出卓越的营销决策;能够分析出不同民族特色对市场营销策略带来的影响,从而因地制宜,采取最恰当的营销策略;深入理解销售管理,营销团队等的相关问题。
本项目申请要求如下:
学历要求:本科学士学位以上,成绩不低于B
专业背景:不限专业背景
语言:
雅思:总分6.5以上
托福:总分79以上
GMAT/GRE:不强制要求提交GMAT或GRE成绩,但提交优秀成绩的申请者将增强申请的竞争力。
序号 | 课程介绍 | Curriculum |
1 | 市场营销管理 | Marketing Management |
2 | 市场调研 | Marketing Research |
3 | 消费者行为 | Buyer Behavior |
4 | 组织营销 | Organizational Marketing |
5 | 市场营销在中国 | Marketing in China |
6 | 服务营销 | Service Marketing |
7 | 战略营销 | Strategic Marketing |
8 | 电子营销 | E-Marketing |
9 | 市场营销专题研究 | Special Topics in Marketing |
10 | 策略品牌营销 |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
11 | 零售及分销途径管理 | Retail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
12 | 整合营销传播 |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
13 | 客户关系管理 |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14 | 全球营销管理 | 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
15 | 营销工程 | Marketing Engineering |
1.为什么选校港中文MKT
J师兄:当时觉得港中文在内地的知名度尤其是广东地区的知名度都不错,对比起不同国家的项目,我认为港中文还是挺有竞争力的。那时候也咨询过,MKT入学后有分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大数据,我本身认为大数据是营销的未来核心竞争力(当初也是比较热门),对这块比较感兴趣。但综合考虑下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所以最后选择了港中文。
主持人:是的,大家在择校的时候,可以结合个人需求偏好、学校知名度、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等来进行。比如有些同学可能想回国就业,国内有些行业在刷简历的时候可能就会根据学校的世界排名来考虑(比如qs 世界排名),有些甚至有target school名单;有些同学或许想考公,那就可能需要思考学校是否在考公的名单内,专业是否对口等等。
J师兄:对哦,我补充下,大家留学选专业的时候,最好提前了解下这个专业对考公是否适合,有些专业在考公的专业名单中没有的。
2.港中文MKT项目基本介绍
J师兄:整体课程是从8月到来年8月左右,最终收到毕业证是来年的10-11月。整体节奏还是比较快,课程很多,中途是圣诞节和春节有放假,其余时间基本都是上课,因此如果想一边上课一边实习我觉得是难度比较大的,事实上班上也很少有同学去实习。我当初的课程规划中,8-10月是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课程,大概10月开始分方向,包括大数据营销和管理营销两方向,大部分人选择大数据营销方向。到来年的4月开始找实习,学校也会安排一些实习的。
港中文MKT两个方向主要不同在于,大数据方向会包括更多数据分析、数据模型等课程,甚至于需要一定的编程能力,比如写爬虫、写R或者python来分析海量数据。我认为希望学习市场营销的同学都可以去读,假如对编程、数据分析不太感兴趣,可以选择管理营销方向,这个与正常的市场营销理论课差不多,可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到实践中。
假如对数据感兴趣,而之前没有编程基础,可以一边上课一边自学,助教也会开展一些培训课程,帮助大家更快上手。我当时也是一边上课一边自学,之前是0基础。说实话有难度,班上大部分同学最后并没掌握很好的编程能力,但也不影响毕业,毕竟数据分析理论也很重要,也有很多工具可以实现分析,比如SPSS,excel等。
主持人:看来如果未来想读大数据营销这个偏量化的同学,最好还是提前打好基础的。如果能够在大学选修相关课程就最好了,这样成绩单上也能显示,或者去上一些网课,比如coursera这类网课平台(还可以拿到相关的证书);当然实在不行,也可以自学。
3.项目课程难度
J师兄:节奏很快,每天课程很多,学习材料很多,如果想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复习+预习)需要很努力,花费很多时间才行。难度的话,我认为主要还是看个人希望学习多深入,每种理论都有很深入的知识,可以不断往下探索。总体来说并不轻松,如果一开始不具备marketing专业知识的话,应该会有压力。
其次是case很多,很多各种团队合作做presentation的机会,因此除了自我学习,大量的团队合作也是必须的。这个也是比较难的地方,因为节奏快,内容多,加上团队case的合作,有些时候大家不好兼顾过来,尤其是到了来年初大家需要考虑实习和就业问题,时间就更少了,如果保证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做好每次case,本身是个挑战。编程方面倒不会太难,因为没有编程能力的考核,但某些case需要用到爬虫、编程分析的话,也可以和某些有这方面能力的同学合作完成。
4.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
J师兄:Case+授课,基本上每门课都有case study,需要组队完成,也有presentation环节,需要用到英文,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把英语表达能力提升下。教授都很不错,至少都是全球TOP20学校毕业的PHD,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很丰富。同时教授都很nice,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都很热心解答。每堂课后都会有很多学生请教,期末也有专门答疑的时间。如果之后有什么不懂的话,通过邮件去沟通也是很常见的。
当时我们一位prof还是长江学者,有一些政府的项目,还是挺厉害的。
5.班级情况
J师兄:整个班大概40人左右(记不太清楚了),基本都是中国内地学生,香港本地学生比较少,当初好像还有个外国留学生,不过后来去了别的项目。我认为同学里有大神也有水货吧。比如GMAT非常高分的,也有上课表现一般,但是企业面试特别厉害,拿到很好offer的,也有平平无奇,躺平学历镀金的。说实话课程很忙,也没法和全部人都深入认识下。
6.就业资源和就业去向
J师兄:(就业资源)这方面可能是我认为一个弱势,就业上会有prof分享一些内推岗位,但也比较少,主要靠自己去面试。后期学校会组织一些香港本地实习,但觉得含金量也不高。(现在不知道会怎样了)我记得当初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去找实习和找工作,通过内推资源找到工作的人可能就1-2个吧~
我这届有大约10人留在香港从事保险行业,其余回内地的人有一些从事互联网行业,比如腾讯京东字节等,数量不多,也有金融行业,快消行业的。这个也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不过我觉得大家整体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
7.其他
J师兄:学校只是一个平台,希望各位同学如有机会,多多和身边的同学交流,和教授、助教多交流。学业其实很忙,只是现在我也意识到单纯完成学业课程,应该还不会发挥到你去香港读书的最大价值。大家多通过这个机会去认识到更优秀的人,这个应该是更长远更巨大的价值吧。
8.雅思、GMAT备考经验
J师兄:因为我本身有英语专业知识,所以考雅思和GMAT有一定优势,但也是考了几次才通过。我建议同学们如果有出国的考虑,尽早考完雅思和GMAT。这些考试可能需要大家考几次才能通过。相对而言,雅思达到要求即可,比如7分应该就足够了。但是GMAT是越高越好。
这两方面的考试我也没特别好的复习经验,我建议大家努力刷题,口语部门就找个同学多说多练。多考几次总会通过的。如果大家没信心,就提前早点考。我觉得一些雅思培训机构的价值一般般,如果大家时间比较充裕的话,自己去复习就行,不懂的就多去问问老师。
9.如何找实习或找工作
J师兄:我认为就业还是根据自己规划,都做一些未来工作相关的事情和项目,这样在面试时也更加有优势。找实习和找工作建议多和学长交流下,一般有很多内部找实习生的信息和机会都可以通过学长知道并且获得内推。
提前规划,提前准备是你找到好实习的关键。当时有个大神入学后几个月就开始找工作,最后拿到很多大厂offer,当然她自身实力也很强。所以如果大家有时间,本科就开始规划就更好了。
我当初(找工作)主要是通过公开的招聘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投了很多简历。但还是推荐多和学长认识下,让他们内推一些岗位,这样信息也会更多。大家也可以关注下常用的找工作平台,比如脉脉,BOSS这些。
10.职业规划
J师兄:之前规划是去快消的市场部、互联网公司或者数据科学类公司,目前实际和预期差不多,负责市场营销相关,主要工作内容和数据分析、数字化营销相关。不过中途也有些波折,也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想努力的方向吧。老实说大家未来实际上从事的工作是不是和规划一致,也有运气成分,并不一定能按原有规划进行的。
11.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招聘工作
J师兄:建议入学后就可以考虑了,一方面考虑要做什么,收集下国内行业情况,了解清楚各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真实情况,有时候好的团队好的岗位比大公司更重要。
其次是逐步着手去做一些相关项目,这样在面试时就有优势。
12.海归回国就业的优劣势
J师兄:我认为劣势是圈子不太够大,海外研究生对国内市场接触不够紧密,比较少机会接触到各行业的人,在海外也没很多机会和业内人士交流。因此信息也不够多,人脉资源也不足。
优势是,相对国内研究生更早毕业,同时具备一些国外的视野,可能在外企相对吃香。提高拿offer几率,我还是建议要多和业内人士认识,交流,尽量提前走进圈子里。
目前我认为(国内企业)还是看综合素质,学校背景是敲门砖,差不多也够了,但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在面试中还是很容易看得出来。如果能力很强,综合素质很高,其实学校都不重要。反而如果只有有名校光环,但能力不足,那会在很多公司碰壁的。
13.建议
J师兄:提早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要一心在国外上学,要尽早接触你想进入的行业,深入了解相关信息。好的公司有不好的部门,好的部门有边缘的业务,好的业务有不好对付的领导。了解越多信息,对你未来选择更有利。
14.问答环节
1)港澳类大学应如何申研?
J师兄:这个就根据学校官网上的流程走就好了,如果大家觉得麻烦或者时间不够,就通过留学机构。
2)香港物价、奖学金政策、课程修读特点,港中文校园环境
J师兄:物价当然有点贵,即使在学校饭堂吃饭,一顿至少也是30-40港币,奖学金在我那届好像是没有的,其他的获取渠道我建议咨询下机构或者发邮件问学校,不同时间也有不同的政策。
课程特点...如果之后你们选择大数据+mkt的方向,那我认为你获得的能力在内地市场还是很吃香的,毕竟未来10年很多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如果你懂市场又懂数据和技术,那还是挺有价值的。
校园环境很好,在山上,有时候去图书管啥的可以做校巴,走路去挺累的。景色很美,饭堂也很多。
3)mkt的课程偏向于实践还是偏向于理论(比如做计量论文等)
J师兄:偏实践,这个专业也更多靠实践去让你的知识变得有价值,在实际工作中能完全用到相关理论是比较少的,所以需要不断从实践中学习,结合理论去做事。如果想偏理论,那就可以往博士方向走,那你在课程中就更多研究理论,也是可以的。
4)绩点要求
J师兄:好像规定本科整体绩点在80%以上,具体建议咨询学校的招生办。
主持人:绩点我补充一下,港中文研究院 硕士入学的绩点最低要求是: 荣誉学位二等级或者是B等级以上,B等级的话,广外对应的绩点,如果没变的话就是3.0/4.0以上 (具体按照每个学校的grading system),上述说的是最低要求,实际申请的话,建议越高越好,才会有竞争优势。有些学校b等级,就是80分以上,比如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