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由商学院开设,课程内容融合了现代金融所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前沿知识。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设置是基于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课程,以此拓宽学生在定量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经济学与资产评估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比如投资估值和资产组合管理。这些内容是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核心模块,帮助学生们建立扎实的知识系统,从而能够应对注册金融分析师各级考试。 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不仅为学生提供尖端的金融学理论知识,还为学生提供数学、统计和计算机领域的训练,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众多金融学学科中去,如衍生金融工具定价、证券定价、金融市场建模与预测、套期保值与财务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保险与再保险、量化交易与套利、资产分配与投资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 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毕业生将能够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经纪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非金融类公司的财政部、金融监管机构和会计事务所、咨询服务公司等众多金融相关行业的职场获得竞争优势。
本项目申请要求如下:
学历要求:本科学士学位
专业背景:不限专业背景
语言:
雅思:总分最低6.0,各部分不低于5.5。
托福:总分最低80
GRE/GMAT:不要求,但良好的 GMAT/GRE 成绩将被优先考虑
序号 | 课程介绍 | Curriculum |
1 | 财务分析经济学 | Economics for Financial Analysis |
2 | 财务报表分析与商业道德标准 |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Business Ethical Standards |
3 | 公司财务与资产评估 | Corporate Finance and Asset Valuation |
4 | 投资分析与投资组合管理 | Investment Analysis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
5 | 衍生证券 | Derivative Securities |
6 | 金融数学技术 |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in Finance |
7 | 金融电子表格建模 | Spreadsheet Modelling in Finance |
8 | 固定收益证券与利率模型建立 | Fixed Income Securities and Interest Rate Modelling |
9 | 风险管理 | Risk Management |
10 | 信贷风险 | Credit Risk |
11 | 金融工程 | Financial Engineering |
12 | 高级期权定价模型 | Advanced Option Pricing Models |
13 | 高级公司财务 | Advanced Corporate Finance |
14 | 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与创业融资 | Venture Capital, Private Equity and Entrepreneurial Finance |
15 | 高级利率模型 | Advanced Interest Rate Models |
1. 为什么选择港大金融?
主持人:师兄谦虚啦[玫瑰]师兄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学校和项目呢?
C师兄:选港大的原因比较复杂,我当时其实是申请了大概8家学校的相关项目,最后录取了港大金融、IC的会计与金融、还有意大利Bocconi的金融。最表层的原因是港大申请得很早,offer来得也很早,实际上是第一批录取的。当时已经交了比较高额的留位费,所以“不想浪费家里人给的钱”是其中一个考虑的因素。当然之后也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去IC,不会觉得太可惜吗之类的。
当然我本人当时是有去英国留学的想法的,但是最后在整个考虑过程中,我考虑了一些比较现实的因素:我本人是想回国发展的,而在这个层面上去考虑的话,港大金融和其他的录取没有本质区别。
然后香港金融行业发达,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个人认为读商科不可过度脱离所在国家、城市的金融行业发展水平。当时有考虑过在香港做几年工作再回来,在港大读金融自然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这也是很功利的考虑了。
然后,在香港读书便于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做实习充实自我,这一点与港大金融的传统有关。港大金融偏好有工作经历的申请者(实习经历),有很多从业者边上班边修读,港大自然不会为难他们,因此港大金融大部分同学都会参与实习,白天上班晚上上课。港大的办公室也会从各方面配合我们。
再者,在香港读书便于参与大陆的秋招春招及暑期招聘。
2. 录取原因
主持人:那师兄认为自己会被港大录取的原因有哪些呢?对于正准备申请的同学们有哪些建议呢?
C师兄:觉得自己能被录取的原因是个人符合港大金融的申请者取向。刚才提到的,港大金融以往是不招应届生的,只招有工作经验的人。后来开放了,也依然保持了这个传统,而我自己是实习经历比较丰富的类型。另一小方面是自己的GMAT成绩也比较高,这是可以部分弥补GPA不够的短板的。从我自己观察的以往录取该项目的师兄师姐的背景来看,他们都有较高的GMAT。主要是这两点原因。
那么建议的话,我建议大家尽早把G考出来,语言成绩可以稍晚考,因为语言成绩是可以在拿到conditional offer后再考的。
其次,协调好课内学习,把握好空闲的时间段去做实习,尤其是金融行业有关的实习(如果以后决定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话)。曾经有过GPA很高,实习也很丰富的申请者,但实习经历与金融相关性不大,申请之后过了很久才录取。
还有个比较具体的建议:港大金融对雅思、托福都可以接受,且对雅思要求较高,对托福要求较低,考雅思卡在小分上通不过的应该果断放弃转考托福。
最后,需要叮嘱大家一点,永远不要放弃对高GPA的追求,这是一切的基础。
3. 项目介绍
主持人:师兄能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师兄认为这个项目适合哪些同学去读呢?
C师兄:其实对于项目的介绍我觉得大家自己去官网看会更好更全面更准确,简单来说下我自己对项目的印象吧。项目是一年制,7个学期,每个学期7个星期,但是大部分同学只读6个学期。第二年的6月底结课。项目的培养方向有4个Corporate Finance、Risk management、financial engineering、fintech。我认为这个项目实际上适合任何专业的同学去读。
4. 教学模式与师资力量
主持人:项目的教学模式是怎么样的?师资力量如何?与老师的交流接触多吗?
C师兄:教学模式是授课型,以做case为主。老师都是行业内很专业的学者或者曾经的从业人员、包括很多嘉宾都是香港的大行的从业人员。可以和老师有很好的接触,老师也很热心。但我本身是个不太认真学习课内知识的学生,在此不过多赘述。
5. 就业资源
主持人:项目就业资源如何?学院会提供什么就业方面的帮助?
C师兄:就业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对于希望在香港就业的同学,很多同学都可以通过日常实习拿return直接入职,无需参加正式招聘,当然想去外资大行一般还是要乖乖走招聘路线。由于项目里有很多在职的,他们的社交网络很强大,会经常在项目群里推各类招聘,找工作很简单。据我所知,只要想找并努力的都能找到。
另外,学院会在内部开放的工作资源汇总网站、邮件推送工作机会,以及有导师1对多项目。都是靠谱的来源。以我自己为例,我在香港的实习就是通过校友导师项目获取的。这其实也和香港的金融行业发展现状有关的。
6. 关于回国就业
主持人:师兄原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现在跟你的预期一致吗?
C师兄:我原先的职业目标是做投行,之前想做的是承做开始,现在的工作内容游走在承揽和承做之间,也算是比较符合预期。
主持人:如果确定回内地就业,师兄建议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招聘工作?
C师兄:从入学的那个秋招开始参加招聘,因此暑假或者刚入学的时候就必须开始积极准备招聘工作。
主持人:对于香港留学生或海外留学生来说,回内地就业存在哪些优劣势呢?留港就业的比例怎样呢?
C师兄:我本身没有看过学院提供的就业情况统计,但项目同学人数,大家也比较了解彼此,我说下自己的印象。海外本科和香港本科的同学留港比例较大,内陆学生留港比例较低,但是在今年这样的行情下留港人数会比往年多。
那么优劣势的话,对海外留学生来说,回内地就业的劣势在于难以参加现场笔试、面试、实习考察,在国内的金融机构基本都有实习考察期,海外留学生很难安排下来,在港读研留学生在这方面面对的阻碍相对较少,但依然存在。港大因为在学业考察上相对宽松,与港科、港中文相比在这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至于工作中的表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过多赘述。
优势在于好的海外项目在简历关上会通过率更高。而且能够在海外就业几年再回国的话,也可以变相躲过当下国内金融行业严峻的形势。而据我所知,内地学生在欧美找工作的难度大于他们在香港找工作的难度。
主持人:对于在港留学后希望回内地工作的中国学生,师兄有什么建议?
C师兄:这个问题的话,我的回答可能会有较大的主观观念成分,大家参考一下就好了。如果内心对于回内地工作的决心坚定的话,在各方面安排就必须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优先考虑因素。在港读书时间非常紧张,想要很好地兼顾各方面是极难的,必须有所舍弃。不能被别人干扰自己。
一些具体的建议是:
A. 以参加国内招聘为主,精力和招聘准备优先放在国内的招聘
B. 应该在这一年里至少做一份实习,香港的,甚至深圳的都是可以的。对于在深圳有住所并且未来想回国发展的同学来说,最好能至少做一份深圳的实习。
C.不必把过多精力放在学业上,考试能过就好。一切以找工作为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