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不足3.5,从担心0录取,到揽下港大/港科等5校7录取,最终奔赴南洋理工
本科背景:
中山大学,金融
GPA<3.5,雅思7.0,GRE322
四段实习经历
录取结果:
南洋理工大学,金融硕士
香港大学,金融硕士
香港大学,全球管理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会计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硕士
GPA是留学申请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也是让我留学申请过程中心情起伏最大的因素。刚步入大学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刚从高考的紧张气氛中解脱出来,忙于参加社团活动,忙于探索广州的新鲜事物。虽然心里知道以后需要读研究生,但如何读,需要做哪些准备,有什么路径我却没有细究。而眼花缭乱的课外活动使我疏忽了课内的学习以及绩点的保持,导致我大一的绩点不是很理想。
升到大二大三后,核心课的数量与难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面对大一不理想的成绩,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尽量弥补大一的缺口。如果有机会回到刚入学,我最不会忽视的就是绩点,因为大一的学分占整个大学的1/3,对整个大学期间总体的绩点影响很大。而对于留学或保研来说,绩点又是和院校背景一样重要的因素。可惜世界上没有时光机,GPA的遗憾伴随了我的本科生涯,也几度使我在留学申请过程中感到十分焦虑与痛苦。
刚进入大学时的我对实习几乎没有任何概念,直到大三看到身边同学为了实习四处奔波的时候才开始寻找人生第一段实习。当时刚好看见学校老师在群里转发关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寒假实习生招聘的信息,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寒假实习生。由于四大寒假年审对实习生的需求量较大,申请难度会低一些,所以四大寒假实习作为第一份实习是不错的选择。在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之后,我开始积极寻找实习。大四以前为了兼顾学业,我基本选择假期实习。而到了大四课业压力较小,上课期间也会跑去实习。就这样,虽然对实习有点后知后觉,但最终也算积累了还过得去的实习经验。
不过,由于时间紧迫我没能参与科研活动或者进行一些竞赛。如果有机会回到刚入学的时候,我一定多多向师兄师姐请教软背景方面的问题。经过申请季个人感觉一些竞赛例如美赛,建模大赛也是比较加分的,毕竟竞赛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量化实力,而这又是现在许多学校所看重的。
在准备前期的文书时,因为听闻到2022fall香港新加坡的内卷程度,我常常陷入很深的焦虑以及自我怀疑当中。每天总觉得自己绩点太低,自己软背景太差,自己语言成绩也没有很高……港中文商学院开设的提前批每天都有一些面试的消息,我不断刷着社交媒体与自己的邮箱,而我焦虑的顶峰是在我所申请的港中文金融专业没有给我发面试时,看着收到面试的同学的超强背景,看着无数比我优秀百倍的同学没收到面试,我的心情变得十分焦虑,害怕自己在此次申请季中0 offer,不断思考着是不是要加申一些难度较低的学校与专业等等……
我的三个转折点
申请季的第一个转折点来自于港中深的笔试邀请。接到笔试邀请之后我便专注于笔试的准备,从社交媒体以及师兄师姐获取笔试经验。准备的日子是喜忧参半的,欣喜的是自己有一个笔试的机会,有一个可能获得offer的机会,但是忧虑的是自己会不会在笔试中犯低级错误,或者笔试的题目非常难。但所幸笔试题目难度适中且我发挥正常,顺利通过笔试,迎来我申请季第一个面试。现在回想起港中深的面试只是申请季众多面试的其中一个,但却是最紧张的一个。相比于笔试,我刷了更多的面经。因为港中深我申请的是经济学,而我本科是金融学,因此我重新学一遍微经与宏经,同时也认真思考了我为什么要申请港中深等问题,最后面试结束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我的面试结果。好在结果是好的,我收到了申请季第一个offer。在此非常感谢港中深对我的认可,以及毕达老师在文书上的帮助。港中深的offer使我重拾了一些信心,也使我不再担心申请季会0 offer,减轻了我焦虑的痛苦。
申请季第二个转折点是南洋理工大学的offer,因为它决定了我的最终去向。在接到南洋理工大学的面试时我是难以置信的,但惊讶之余也是十分欣喜。NTU的面试比第一次从容了很多,因为在这之前面试过港中文和港中深。和前几次一样,我搜集了网络上的面经,思考着不同的问题应该如何回答。但面试当天由于面试带有一定压力面试的性质,使我之后几天心情很糟,我不断思考我的面试表现,感觉自己一定通过不了面试。一周后我决定发一封邮件询问一下NTU的面试结果,正当我编写邮件的过程中,NTU发来了offer。
申请季第三个转折点来自于港大金融的补录。香港以及港大金融一直是我在申请季之前最想去的城市、学校以及项目。在第一轮港大放榜时我并有收到offer,虽然当时也有很多背景更加优秀的申请者也没有收到录取,但是心中的失落还是在所难免的。直到我提交了港大申请半年之后,有一天偶然打开邮箱发现港大金融的补录,让我的申请季没有了遗憾。拿到港大录取之后,我十分纠结它与南洋理工大学,一边是我最喜欢的项目,另一边又是一个全新的国家以及留位费,在仔细思考之后我决定放弃港大的录取,决定去一个我未曾去过的国家,希望以后有缘可以再进入港大学习。
首先,不要妄自菲薄,或许你有你的不足,但你也必定有你的亮点。大部分学校会给予你足够的空间来展示你的亮点,或者是文书,或者是笔试面试……抓住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但规划要足够早,通盘设计自己的学习与软背景的提升,没有头绪的要多多请教师兄师姐等过来人的经验。
其次,心态上焦虑是不可避免的,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很多营销号会故意制造焦虑,让大家以为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只是片面之词,网络上的案例并不能代表全盘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质,每个项目的录取也不是机械地比对某一项指标,而是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能够申请到满意的学校是我的幸运。感谢每一位为我提出宝贵建议,为我提供真挚帮助的毕达老师,从一开始的咨询,定校到后来的文书撰写,一遍又一遍的打磨文书细节,不断地交流面试情况,不断地分析申请形势,最终制定出非常适合我的申请方案以及令我得到了满意的申请结果。
最后,希望大家今后一帆风顺,万事胜意!

发送“咨询”,可咨询留学申请或评估定位
发送“入群”,可加入美国、英国、港新留学交流群
下面我们列举部分毕达内部的中大案例精选,以供各位中大同学参考。
以上仅为部分案例精选,查看更多中大案例,请点击以下链接。

为中大疯狂打CALL!岭院/管院/国金/旅院四院学子全球名校录取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