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LSE、Imperial、HEC的申请技巧说透彻了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1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分享实录/ LSE、Imperial 、HEC的申请技巧」

分享嘉宾:D师姐


申请背景:中山大学,英语+市营;GPA 4.0,IELTS 8.0,GMAT 710

录取:LSE,MSc Management

HEC,Master in Managemen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MSc Management

香港科技大学,MSc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奖学金HK$50,000

ESCP,Master in Management,100%学费减免

Emlyon Business School,Master in Management,30%学费减免

访谈细节

访谈时间:2018年4月15日

访谈地点:毕达留学微信群1群

访谈方式:微信群在线访谈

1.留学动机

主持人:师姐背景很厉害,也恭喜你拿到了HEC,IC,LSE,HKUST等管理学项目的录取,那么接下来请教师姐一些问题了,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决定去留学呢? 为什么会有留学的计划?

D师姐:其实大学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不少本科出国交换商科项目的同学都跟我说国外的学术水平和教学都非常好,这让我觉得出国继续修习有必要,同时也是十分向往能在国外学生生活这么一个经历。

同时本科阶段因为要读双专业,时间冲突无法参加院校的交换,所以也算是弥补了本科没有出去走走的遗憾。

2.管理学水不水?

主持人
:师姐当时申请的是管理学项目,有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觉得管理学什么都会学到,但是又感觉学不精,会不会很水呢? 师姐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D师姐:我所申请的管理学项目确实是general management,从课程设置上看涉及的科目是较多的,大部分项目课程都会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人力资源、公司战略、领导力培养等等方面,看上去是面面俱到的。

但我觉得项目“水不水”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水”是指课程强度不高、学习深度不够的话,我觉得至少我了解到的LSE管理学项目就挺不水的。

LSE的学习压力之大、reading之多是众所周知的(不少校友调侃这是LSE学生满意度常年居英国倒数的原因之一hhh),网上也有不少LSE学子在终日泡馆、学到崩溃的调侃文。

另外LSE商科的考试听闻也比较难,举一个师兄说的例子:商学院管理学考波特五力模型一般也就是case+应用的题型,只要了解一下波特五力是啥,然后结合案例吹吹水就好了;但有一年LSE的题目是“请论述波特五力模型在管理学历史上的地位”,简直是要写一篇文献综述的节奏,要答好这样的题就意味着要熟读professor发下来的n篇reading,深刻理解这些概念,讲清楚这个模型哪里好哪里不好etc。因此我觉得至少对于LSE而言,管理学的学习虽然科目多,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如果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术资源的话,还是可以学的很精的。

另外,我觉得也跟申请者的目标有关。我本科主修英语专业,虽然读了两年的市场营销双专业,但在管理学上的基础还是很薄弱的,这种全面的课程其实对于我打好基础是很有裨益的。

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一个公司和组织要管理得好本身就是需要财务、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等等多方面的知识,读完这个项目能够积累到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素养是我申请这个项目的目标。而且其实我们可以在这样相对比较通识的课程中边学边找到自己想要深入研究的方面,多加了解。毕竟大学不是职业学院,它传授给学生的是逻辑思考的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商业的sense,至于一些非常具体的、职场上所需的技巧和能力,它们不是大学教育的任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实习、工作后摸索等方式获得。

主持人:谢谢师姐对于这个问题发表了你的看法,管理学致力于全方面培养商科才能,其实对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3.录取因素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师姐你目前拿到包括HEC,LSE,IC等管理学项目录取,那么你觉得这几个学校项目有没有比较看重哪些方面?拿到录取的主要因素包括什么呢?

D师姐:我觉得可以通过这些学校的选拔流程和考察方面来感受这三个学校项目重视的方面。

LSE是比较重学术的,注重理论学习,喜欢学霸级别,因为对大部分985/211学校的学生会con 85分毕业,其他学校会con 80分毕业,可见对成绩的要求较高。由于LSE没有面试,所以PS显得特别重要,不仅要体现很强的学术能力,其他综合素质的展示也不可忽视。

IC的管理学项目相比起来会更偏实际应用,同时顶着理工学院的光环可能也会比较重视数理背景,这两点区别从网申的内容就可见一斑。

我记得申IC的时候有几个问题,要申请者详细回答自己的职业规划,具体会问到Plan A和Plan B的目标行业和target company这么细致的层面,另外还会让申请者提交本科阶段修习过的数理课程来证明数理背景过硬。

另外IC的面试是kira面的形式,一共5个问题(4个口头回答1个写作题),这些在cd论坛上都有很多的面经,可以提前准备。我觉得IC的面试主要关注语言能力和逻辑表达,当然内容如果讲的出彩肯定也是个plus.

但当时我记得整个面试异常紧凑,大概是给出题目后思考1分钟、讲1-1.5分钟的节奏,大部分题目问到了2方面需要分层次回答,结果是我根本就无法在给定的时间内讲完我准备讲的东西。当时面完一度觉得挂了,因为好几个问题都是没回答完就被系统自动停止了…但最终还是拿到了录取并被short-listed for scholarship,这让我觉得其实表达完整可能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随机应变能力、口语表达等方面。

HEC其实我当时并没有特别重视,因为主要目标还是英国。申请法国主要是因为喜欢它2+1的学制,两年学习中间有一个optional的gap year可以找实习,比英国一年制项目学习起来更自如一些,也没那么赶。

HEC也挺重视硬件的,稍微有些名校情节,而且有一个好看的GMAT和GPA就比较有优势,还有一个就是有法语基础会非常加分。当时面试后跟其他几个申请者交流,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被问到会不会法语这个问题。

其实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虽然HEC有英语项目,但如果想在当地找到实习,语言还是很关键的因素,我的一位在法国就读商科的师姐甚至说,如果法语达不到正常流利交流的水平的话,基本上很难在当地找到实习。

4.如何规划时间?


主持人:感谢你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师姐申请的这几所学校项目是不限背景的,有的管理学项目甚至偏向招收非商科背景的申请者,也是转商科专业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另外想问一下师姐在整个申请准备过程中(从考试复习到申请完成),你是如何规划的呢?

D师姐:
申请准备过程我觉得可以分为软硬件准备、选校、网申、面试、选择offer这几个步骤。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软硬件准备,这一步其实是需要我们用整个大学的四年来做的,像读双专业、参加商赛、实习等等这些背景都是需要我们早早准备,有意识地往自己想要读的专业方向靠拢发展。

雅思我是大三下的时候考的,GMAT被我拖了很久直到大四开学(9月份)才开始一战,当时考试状态不太好,事情也很多,只考了710,后来12月二战考了730并刷新了成绩。但最终收到LSE录取后才发现是用710申到的(因为我刷新成绩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录取而且condition里让我提交的是710的正式成绩单)。

选校这一步毕达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包括分析每个学校管理学项目的优缺点和侧重点,以及结合我本人背景和职业规划筛出比较合适的项目。但总体而言我还算是广撒网类型的,英国申了4个学校、香港1个学校、以及法国sai的5校,毕竟从来没申请过还是觉得保底校多申一点会比较安心。

网申阶段如果该考的成绩都考出来了,主要的工作是写文书和联系老师准备推荐信了,另外还有各种材料的准备(成绩单、cv等)。

除了LSE没有面试,其他学校(包括IC、HEC、UCL、HKUST等)都需要面试,其中HEC是在广州一对三面对面面试的,IC是kira面,UCL是是在网上上传回答两个问题的视频,HKUST是Skype面。

这部分主要是根据网上的面经来准备的,毕达的老师也有帮我模拟面试,了解每个问题想要考察的点并据此安排自己的回答。

最后就是收到offer之后选择了。LSE是我最想去的学校之一,结果也是最早收到offer的,从交完材料到拿到offer不到一个月吧,中途还有一个圣诞假,因此效率算是比较高的。因此后面其他几所学校的面试都准备的比较佛系,但后来也因为几个学校给了奖学金而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综合自己的兴趣、未来发展规划等选择了LSE。

5.文书写作经验


主持人:
所以如果有了出国读研的计划,也建议尽早做准备,这样申请季不会太被动。申请中,文书也是很重要的环节,需要进行亮点挖掘和能力突出,你的文书从哪些切入点出发?突出了哪些个人能力呢?

D师姐:我在和毕达的老师交流过后确定了文书需要呈现的重点,主要突出了学术能力、海外经历、领导力、实习经历等个人背景能力,明确了未来的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并阐述了项目特色及与个人的契合度。

我觉得一份好的文书整体呈现出来的感觉是一个成长故事,读下来有种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的感觉,因此整体上每一段经历都是consistent的。

具体写法上,我在开头先用一个自己的经历引入了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紧接着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能力、海外经历、领导力经历、实习经历、以及why school。

当时我写完第一个draft的时候给了我的两位外教帮忙看看,一个美国老师一个英国老师,他们的反馈让我觉得英国和美国项目的文书风格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美国老师认为我开头平铺直叙不是很有趣,尤其是学术能力那一段十分的dull且没有必要,这样开头会让admission office觉得很没意思甚至不想看下去。但是英国老师就觉得英国的学校首先看重的是这个学生是否academically qualified,其次才是其他软实力等其他经历的展示,因此学术能力的那一段不可缺少而且应该放在较前的位置。

英国老师还认为论述个人与项目的契合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此风格上我觉得要注意,这两位老师的意见也分享给大家参考。

另外就是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有清楚的认识,毕竟文书的内在逻辑就是你的经历如何让你一步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走近自己的目标,从而来组织各项经历的,因此讲好自己的职业目标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大概分享一下自己文书的开头,但主观性比较强因此也仅供参考。开头我以自己听过的一位美国大神教授的讲座引入,讲到那位教授提出的一个观点:真正有价值的商科研究不仅是theoretically sound,更应该是practically significant,也就是商科的学术研究不应该与实际商业实践脱节,学术成果应该对解决实业界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帮助;而那位大神教授的个人经历是在实业界担任管理者多年后才进入学术界的。我以此顺理成章地讲到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先在实业界工作一段时间,而后积累一定经验和见解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继续学习深造。

我对这个开头还是比较满意的,一是经历和职业规划合理地对应结合起来了,同时发展目标(相对而言)不落俗套,让面试官感觉这一目标是真正经过深思熟虑后制定的。接下来的段落也就可以依照这个目标有序安排了。

如有留学申请相关疑问,欢迎在页面右侧浮框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QQ:2850399593免费咨询~~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