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Zhao同学
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全奖
美国大学是如何考量课外活动的?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30日 来源:互联网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申请美国名校,靠得不仅仅是成绩,课外活动经历也越来越被看重,那么美国大学为何如此看重课外活动?它们又是怎么来考量课外活动的价值的呢?
1.美国大学录取为何要考量课外活动
为什么顶尖大学录取要考量这些个人差异大又没有客观量化标准的因素呢?
美国大学的战略目标是影响力、知名度和源源不断的捐款。要达到此目标,学生工作这块的核心就是要录取有成功潜力的学生,而成绩好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明学术能力强,并不足以反应其他成功所需具备的要素。
成功可以是多领域的,政治经济,体育艺术,科技教育,社会媒体,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 成功也可以是多类型的,科学研究拿诺贝尔奖是成功,科技创新创立高科技企业也是成功,著书立说成为意见领袖是成功,竞选公职服务社会也是成功。成功的多元化,对应着的是优秀学生的多元化,以及选拔考量的多元化。
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是执着勤奋,热情投入。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要想出类拔萃,光有聪明才智还不行,还要对事业感兴趣有热情,执着投入。 体育好的,能在全国甚至国际大赛得奖的,一定是从小就不断艰苦训练;得英特尔科学奖的,必然是从小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不断深入学习思考; 创业小有所成的,想必对市场对技术,有想法,有执行力,持之以恒不断投入。这些特质都可从个人经历以及申请文书中得到反应。
成功人士还有一个特质,情商高,善交际,有人格魅力,具备领导力,团队精神。如何体现呢,美国校园学生高度自治,学生组织的领导、运动队的队长等等,都是自由竞选。各种学生组织自由活动,各组织间竞争难免。要想成为学生领袖,或是成功组织筹划各种活动,领导力,团队合作,交际沟通是少不了的。
这些个人特质,能力,经历,仅靠考试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另外,成绩好的申请者数量众多,而顶尖大学数量有限。中国同学刚开始申请美国本科留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SAT成绩,后来开始流行考SAT了,一开始2000分(旧SAT)就算不错的成绩,现在一路水涨船高。一般的共识是要申请顶尖大学2200分(旧SAT)是起步,可是就是这样全中国每年能考到这个分数的学生人数还是远远大于整个常春藤能录取的中国同学人数。于是,优中选优,只能在课外活动经历方面做文章。
2.美国大学如何考量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经历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又没有统一的标准,那美国大学是如何来评估申请者的呢?我们举达特茅斯的例子来说明。
达特茅斯的系统把学生的活动经历部分分成9个等级,1最差,9最好,其中:
4: 有参与,但是没有leadership。
5: 有参与,有leadership,比如运动队队长, 校报主编,俱乐部captain等等。
6-7: 地区或国家奖项,比如国家级竞赛获奖,国家队队员队长, 半职业音乐家, 半正式工作等等。
8-9: 克服巨大的困难而取得了很大成功,比如身体残疾但取得了很大成绩等。
另一所顶尖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也有类似的评估系统,他们把活动经历分成5等:
1: 参加奥运会, 卡内基音乐厅表演, 有发明专利, 写书, 办网站等等
2: 获得地区或州的奖项
3: 学校一两个组织的captain, 乐团主演,
4: 参与但没有领导组织
5: 很少参与
通过这两个学校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名校对活动经历的考量其实是一个分档次量化的过程,其标准是类似的,他们所看重的要素我们可以概括如下:
深度参与(deep commitment)
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要成功光有聪明不够,很多时候需要做事的热忱专注,自我推动能力强,才有可能成大事。
所以,学校考察学生课外活动,一是要看是不是有专注的兴趣,是否有强烈动机以及和人生目标一致;二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否持之以恒倾情投入,产生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兴趣;三是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取得成绩,光是说有兴趣也做了很长时间但出不了成绩,还是不能令人信服,所以还要看到成果。
多元平衡(balanced diversification)
顶尖大学们都希望自己的每届新生的组成丰富多彩尽可能的互不相同,但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能面面俱到。成功的申请人不是那些表现得什么都会一点的人,而是那些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并能超过其他人的人,不论是在学业追求方面、学业以外的专长方面,还是在个人品质方面,或者是这三者的综合。要想在某一方面有过人的专长,几乎总是需要你集中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而不得不放弃另一项或几项爱好,这点其实和上面提到的深度参与是相辅相承的。
体现领导力(leadership)
前文提到,成功人士一个重要特质,情商高,善交际,有人格魅力,具备领导力。所以,如果申请者能展现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对校园社会的影响力,就更可能受到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领导才能是种能力,而不只是一种岗位。这个学生是不是学校社团的干事或社长?是否管理着下面的一群成员,组织过一些活动?是否还参加了竞选,并获得大家的认同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服务大家的岗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这些岗位后的努力和难以浇灭的热情。对于顶尖学校而言,领导才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而且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说明你能很好管理自己的时间,学习和课外活动兼顾,能力出众。
可验证的优秀(documented excellence)
如果申请者是有才华的,或者是有领导力影响力的,也能热情专注、持之以恒,那么他/她就应该能够在竞争性比赛中得到认可或是获得校园社会的关注,这些奖项关注就是可验证的优秀。比如,你说对计算机感兴趣,也做了很多相关活动,但是并没有在比赛中获奖,也没有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特长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如何教人信服你在计算机方面有杰出的才华?
逆境中成长
每个申请者的家庭条件不同,学校资源不同,成长环境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如果是在比较劣势的条件和环境里达到的,就会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所以,名校对于在逆境困难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申请者别样青睐。
这几点衡量要素,简单概括就是:A real passion for something and excel it.
如有留学申请相关疑问,可在页面右侧浮框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QQ:2850399593免费咨询哦~~
1.美国大学录取为何要考量课外活动
为什么顶尖大学录取要考量这些个人差异大又没有客观量化标准的因素呢?
美国大学的战略目标是影响力、知名度和源源不断的捐款。要达到此目标,学生工作这块的核心就是要录取有成功潜力的学生,而成绩好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明学术能力强,并不足以反应其他成功所需具备的要素。
成功可以是多领域的,政治经济,体育艺术,科技教育,社会媒体,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 成功也可以是多类型的,科学研究拿诺贝尔奖是成功,科技创新创立高科技企业也是成功,著书立说成为意见领袖是成功,竞选公职服务社会也是成功。成功的多元化,对应着的是优秀学生的多元化,以及选拔考量的多元化。
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是执着勤奋,热情投入。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要想出类拔萃,光有聪明才智还不行,还要对事业感兴趣有热情,执着投入。 体育好的,能在全国甚至国际大赛得奖的,一定是从小就不断艰苦训练;得英特尔科学奖的,必然是从小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不断深入学习思考; 创业小有所成的,想必对市场对技术,有想法,有执行力,持之以恒不断投入。这些特质都可从个人经历以及申请文书中得到反应。
成功人士还有一个特质,情商高,善交际,有人格魅力,具备领导力,团队精神。如何体现呢,美国校园学生高度自治,学生组织的领导、运动队的队长等等,都是自由竞选。各种学生组织自由活动,各组织间竞争难免。要想成为学生领袖,或是成功组织筹划各种活动,领导力,团队合作,交际沟通是少不了的。
这些个人特质,能力,经历,仅靠考试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另外,成绩好的申请者数量众多,而顶尖大学数量有限。中国同学刚开始申请美国本科留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SAT成绩,后来开始流行考SAT了,一开始2000分(旧SAT)就算不错的成绩,现在一路水涨船高。一般的共识是要申请顶尖大学2200分(旧SAT)是起步,可是就是这样全中国每年能考到这个分数的学生人数还是远远大于整个常春藤能录取的中国同学人数。于是,优中选优,只能在课外活动经历方面做文章。
2.美国大学如何考量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经历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又没有统一的标准,那美国大学是如何来评估申请者的呢?我们举达特茅斯的例子来说明。
达特茅斯的系统把学生的活动经历部分分成9个等级,1最差,9最好,其中:
4: 有参与,但是没有leadership。
5: 有参与,有leadership,比如运动队队长, 校报主编,俱乐部captain等等。
6-7: 地区或国家奖项,比如国家级竞赛获奖,国家队队员队长, 半职业音乐家, 半正式工作等等。
8-9: 克服巨大的困难而取得了很大成功,比如身体残疾但取得了很大成绩等。
另一所顶尖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也有类似的评估系统,他们把活动经历分成5等:
1: 参加奥运会, 卡内基音乐厅表演, 有发明专利, 写书, 办网站等等
2: 获得地区或州的奖项
3: 学校一两个组织的captain, 乐团主演,
4: 参与但没有领导组织
5: 很少参与
通过这两个学校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名校对活动经历的考量其实是一个分档次量化的过程,其标准是类似的,他们所看重的要素我们可以概括如下:
深度参与(deep commitment)
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要成功光有聪明不够,很多时候需要做事的热忱专注,自我推动能力强,才有可能成大事。
所以,学校考察学生课外活动,一是要看是不是有专注的兴趣,是否有强烈动机以及和人生目标一致;二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否持之以恒倾情投入,产生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兴趣;三是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取得成绩,光是说有兴趣也做了很长时间但出不了成绩,还是不能令人信服,所以还要看到成果。
多元平衡(balanced diversification)
顶尖大学们都希望自己的每届新生的组成丰富多彩尽可能的互不相同,但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能面面俱到。成功的申请人不是那些表现得什么都会一点的人,而是那些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并能超过其他人的人,不论是在学业追求方面、学业以外的专长方面,还是在个人品质方面,或者是这三者的综合。要想在某一方面有过人的专长,几乎总是需要你集中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而不得不放弃另一项或几项爱好,这点其实和上面提到的深度参与是相辅相承的。
体现领导力(leadership)
前文提到,成功人士一个重要特质,情商高,善交际,有人格魅力,具备领导力。所以,如果申请者能展现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对校园社会的影响力,就更可能受到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领导才能是种能力,而不只是一种岗位。这个学生是不是学校社团的干事或社长?是否管理着下面的一群成员,组织过一些活动?是否还参加了竞选,并获得大家的认同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服务大家的岗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这些岗位后的努力和难以浇灭的热情。对于顶尖学校而言,领导才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而且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说明你能很好管理自己的时间,学习和课外活动兼顾,能力出众。
可验证的优秀(documented excellence)
如果申请者是有才华的,或者是有领导力影响力的,也能热情专注、持之以恒,那么他/她就应该能够在竞争性比赛中得到认可或是获得校园社会的关注,这些奖项关注就是可验证的优秀。比如,你说对计算机感兴趣,也做了很多相关活动,但是并没有在比赛中获奖,也没有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特长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如何教人信服你在计算机方面有杰出的才华?
逆境中成长
每个申请者的家庭条件不同,学校资源不同,成长环境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如果是在比较劣势的条件和环境里达到的,就会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所以,名校对于在逆境困难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申请者别样青睐。
这几点衡量要素,简单概括就是:A real passion for something and excel it.
如有留学申请相关疑问,可在页面右侧浮框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QQ:2850399593免费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