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Zhao同学
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全奖
美本留学:大一新生选课的8条建议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4日 来源:互联网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学校开启大学生活了,但对于初来乍到的美本留学新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选课就是大家必经的一个过程,下面送给大一新生们8条选课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1.尽量多且详细地与顾问老师沟通
Extensively talk to advisor
在普高的各位同学可能不太有顾问老师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在美国的学校从小到大都一路上有顾问老师,协助你选课、规划学业生活等。要善于和顾问老师沟通!在orientation的时候、第一年上下两学期,尤其需要多去和顾问老师沟通,因为他们最了解学校的课程,也相对对于你个体的情况比较了解。如果你有打算海外学习、提前毕业、双专业、加一门辅修等等一些想法,一定记得多和顾问老师聊。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和顾问老师搞好关系,也许能够帮你在某一门热门的的等候名单上有更靠前的位置,甚至可能帮你争取到不是本专业的海外学习项目的机会呢!
2.和高年级的同学处好关系
Find networks of elder students
有的时候某一个学期真的会很忙,遭遇社团、其他组织、运动队、表演等等集中的时间。提前和上过这门课的各位学长学姐沟通一下,了解这门课大致一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把很难的课放在相对轻松的那个学期来上,也多去问问看有没有可能暑假在社区学院修这个学分的可能性等等。
另外还要咨询他们是上的哪一位教授的课,很多的intro或者较低级别的课都是会有多位教授都开课,一定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关于对这个教授的亲身体验,如果有学长学姐特别推荐去的教授,就可以关注一下这位教授这门课是哪个学期会开。
找到合适的本专业前辈作为mentor其实是对于新生们来说,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大一开学尝试去找相关学科的社团加入,会比较方便认识同专业前辈,不仅扩展了自己的同专业人脉,还对于之后选课选教授能有一个更全面了解做好铺垫。
3.上网查找教授评价
大一新生一般可能认识学长学姐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家很有必要去看一下这个网站里(Ratemyprofessor.com)前辈们对于各位教授的评价。大致会从学业重不重、考试多不多、作业考试的难度、拿A的难度、上课解释得清楚与否等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描述。然而这个网站上的信息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如果你有特别熟悉的上过这门课的学长学姐,自然以他们的建议为准。
对于有一些评价差的教授,我们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因为某个学生没有拿到他预期的成绩因此迁怒于教授呢?不过评价一路绿灯有4.7/4.8以上的教授就非常值得你多关注一下了。毕竟众多的好评已经足以证明,哪怕该教授给某些学生以差分,依然挡不住别的学生表达对这位教授的喜爱。
4.容易拿分的还是严苛的教授?
Good or easy professor?Pick one
如果你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日后要读研、上类似医学院法学院等需要良好gpa才能申请到的学校,可以适当多修更容易拿A的那些教授的课。不过同时这将是一个由自己把握的分寸,你的大学四年也需要遇到一些,严格而且很在意学生们的教授。这样的教授,会对你的终身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你确定自己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之后,那些和专业接近的课程,最好还是选择严厉且能真正让你学到更多内容的教授。哪怕现在会损失一些gpa但是带来的是日后进入社会,掌握的真材实料的能力!对于GE(general education)中的各项核心课程,如果你不太感兴趣某些方面,觉得自己日后一定用不上,但是还是得要修这方面的课程,可以尽量选择容易拿A的教授们,节省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还能帮助提高GPA。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自我的认识,想要多上挑战自己的课程提高能力,还是保证好的gpa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的学校?根据你自己的答案来判定选择什么样的教授。
5.围绕你的业余活动来选课程时间
Organize schedule around clubs
这一点听上去有一些奇怪,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很多家长来说有些不可理解。为什么选正课要围绕着社团等课余活动的时间来呢?原因很简单,社团活动时间是固定的,但是在大学里同一门课由不同教授来教会放在不同的时间段。到了大学以后各位更会理解到各种校内的课余活动,对于社交以及之后的简历来说有多重要了!
如果你已经有确定想要参加的社团、运动队等等校内组织,,去了解一下他们日常活动的时间,选课时错开这些时间。如果你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想要参加那些活动,没关系那就可以暂时按照自己想选的课来选择,等到了大学就会逐渐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了。
6.别怕八点的早课
Don't be weary of 8 A.M.
很多坊间传言比如礼拜五别选课啊、不要选早课啊等等,但是今天给的是另类建议就是告诉大家别怕去选八点早课!很多安排在早上的课都是很优质的,只是因为是早课所以往往到最后还有空位。到了大学很多同学会弄到很晚,于是早上自然起不来,传说中对于早课的避之不及是有根据的。
但是!既然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都是按照一大早就要起来上课的设定生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发现早起工作会效率很高呢?如果最早选了11点以后的课,经常容易导致一大早都耽误掉了。起床时会很痛苦,但是一旦起来了并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自然会感谢这样逼自己一下的选择。
所以其实对于选课最大的建议就是不要害怕早课,甚至去刻意选一些比较早的课来要求自己提高效率。
7.查看课程大纲甚至视频
Final Check:Syllabus+videos
在谷歌上搜索一下课程大纲、日程表,或者找一找油管有没有相关的课程视频。建议在搜索的时候不要加上某个教授的名字,因为这样会比较狭隘容易搜索不到想要的信息。
8.请大四前辈帮你占课
Have seniors hold your classes
也许大一的你们现在还很懵,没有发现这个选课的体系在很多学校是大四先选然后再大三、大二、大一。比如小编登录进学校的选课系统,不禁流下泪水,因为是文理学院班级都很小,连想选的1开头专业课已经被高年级选完。轮到大一大二学生的时候经常选不到很多自己心仪的课程。
此时如果你认识某个即将海外学习的学长,或者本学期安排的课比较少有空位的学姐,一定抱紧大腿让他们帮你提前注册下这门你想上的课。在你们同年级学科时间的尾声,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约定好时间,让学长/学姐退掉这门课并刷新火速跟进注册。这样就心满意足达成目标了!
或者让你的某个专业的朋友,帮你提前注册上你想上的且非常火爆的他那个专业的课(很多学校存在本专业优先选择本专业课程的规定),等到大家课程注册得差不多了,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让ta退掉课你再感觉补上即可。
1.尽量多且详细地与顾问老师沟通
Extensively talk to advisor
在普高的各位同学可能不太有顾问老师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在美国的学校从小到大都一路上有顾问老师,协助你选课、规划学业生活等。要善于和顾问老师沟通!在orientation的时候、第一年上下两学期,尤其需要多去和顾问老师沟通,因为他们最了解学校的课程,也相对对于你个体的情况比较了解。如果你有打算海外学习、提前毕业、双专业、加一门辅修等等一些想法,一定记得多和顾问老师聊。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和顾问老师搞好关系,也许能够帮你在某一门热门的的等候名单上有更靠前的位置,甚至可能帮你争取到不是本专业的海外学习项目的机会呢!
2.和高年级的同学处好关系
Find networks of elder students
有的时候某一个学期真的会很忙,遭遇社团、其他组织、运动队、表演等等集中的时间。提前和上过这门课的各位学长学姐沟通一下,了解这门课大致一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把很难的课放在相对轻松的那个学期来上,也多去问问看有没有可能暑假在社区学院修这个学分的可能性等等。
另外还要咨询他们是上的哪一位教授的课,很多的intro或者较低级别的课都是会有多位教授都开课,一定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关于对这个教授的亲身体验,如果有学长学姐特别推荐去的教授,就可以关注一下这位教授这门课是哪个学期会开。
找到合适的本专业前辈作为mentor其实是对于新生们来说,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大一开学尝试去找相关学科的社团加入,会比较方便认识同专业前辈,不仅扩展了自己的同专业人脉,还对于之后选课选教授能有一个更全面了解做好铺垫。
3.上网查找教授评价
大一新生一般可能认识学长学姐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家很有必要去看一下这个网站里(Ratemyprofessor.com)前辈们对于各位教授的评价。大致会从学业重不重、考试多不多、作业考试的难度、拿A的难度、上课解释得清楚与否等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描述。然而这个网站上的信息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如果你有特别熟悉的上过这门课的学长学姐,自然以他们的建议为准。
对于有一些评价差的教授,我们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因为某个学生没有拿到他预期的成绩因此迁怒于教授呢?不过评价一路绿灯有4.7/4.8以上的教授就非常值得你多关注一下了。毕竟众多的好评已经足以证明,哪怕该教授给某些学生以差分,依然挡不住别的学生表达对这位教授的喜爱。
4.容易拿分的还是严苛的教授?
Good or easy professor?Pick one
如果你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日后要读研、上类似医学院法学院等需要良好gpa才能申请到的学校,可以适当多修更容易拿A的那些教授的课。不过同时这将是一个由自己把握的分寸,你的大学四年也需要遇到一些,严格而且很在意学生们的教授。这样的教授,会对你的终身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你确定自己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之后,那些和专业接近的课程,最好还是选择严厉且能真正让你学到更多内容的教授。哪怕现在会损失一些gpa但是带来的是日后进入社会,掌握的真材实料的能力!对于GE(general education)中的各项核心课程,如果你不太感兴趣某些方面,觉得自己日后一定用不上,但是还是得要修这方面的课程,可以尽量选择容易拿A的教授们,节省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还能帮助提高GPA。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自我的认识,想要多上挑战自己的课程提高能力,还是保证好的gpa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的学校?根据你自己的答案来判定选择什么样的教授。
5.围绕你的业余活动来选课程时间
Organize schedule around clubs
这一点听上去有一些奇怪,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很多家长来说有些不可理解。为什么选正课要围绕着社团等课余活动的时间来呢?原因很简单,社团活动时间是固定的,但是在大学里同一门课由不同教授来教会放在不同的时间段。到了大学以后各位更会理解到各种校内的课余活动,对于社交以及之后的简历来说有多重要了!
如果你已经有确定想要参加的社团、运动队等等校内组织,,去了解一下他们日常活动的时间,选课时错开这些时间。如果你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想要参加那些活动,没关系那就可以暂时按照自己想选的课来选择,等到了大学就会逐渐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了。
6.别怕八点的早课
Don't be weary of 8 A.M.
很多坊间传言比如礼拜五别选课啊、不要选早课啊等等,但是今天给的是另类建议就是告诉大家别怕去选八点早课!很多安排在早上的课都是很优质的,只是因为是早课所以往往到最后还有空位。到了大学很多同学会弄到很晚,于是早上自然起不来,传说中对于早课的避之不及是有根据的。
但是!既然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都是按照一大早就要起来上课的设定生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发现早起工作会效率很高呢?如果最早选了11点以后的课,经常容易导致一大早都耽误掉了。起床时会很痛苦,但是一旦起来了并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自然会感谢这样逼自己一下的选择。
所以其实对于选课最大的建议就是不要害怕早课,甚至去刻意选一些比较早的课来要求自己提高效率。
7.查看课程大纲甚至视频
Final Check:Syllabus+videos
在谷歌上搜索一下课程大纲、日程表,或者找一找油管有没有相关的课程视频。建议在搜索的时候不要加上某个教授的名字,因为这样会比较狭隘容易搜索不到想要的信息。
8.请大四前辈帮你占课
Have seniors hold your classes
也许大一的你们现在还很懵,没有发现这个选课的体系在很多学校是大四先选然后再大三、大二、大一。比如小编登录进学校的选课系统,不禁流下泪水,因为是文理学院班级都很小,连想选的1开头专业课已经被高年级选完。轮到大一大二学生的时候经常选不到很多自己心仪的课程。
此时如果你认识某个即将海外学习的学长,或者本学期安排的课比较少有空位的学姐,一定抱紧大腿让他们帮你提前注册下这门你想上的课。在你们同年级学科时间的尾声,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约定好时间,让学长/学姐退掉这门课并刷新火速跟进注册。这样就心满意足达成目标了!
或者让你的某个专业的朋友,帮你提前注册上你想上的且非常火爆的他那个专业的课(很多学校存在本专业优先选择本专业课程的规定),等到大家课程注册得差不多了,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让ta退掉课你再感觉补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