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国工科专业招生委员会录取流程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09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随着各高校陆续发放录取或拒信,17Spring和17Fall同学们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随着UTD,SMU,雪城,TAMU,Upenn,NYU Tandon,以及CMU等等项目的放榜,大家的心里更是慌的不行。

诸如这样的言论,“怎么还没有到我”,“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赶紧的吧”,“他三维那么好都被拒了,我岂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等更是屡见不鲜。其实这都是每年申请的正常现象,大家不要着急,着急也没有用,因为17Fall的你们本身也没救了呀,不过见势不妙,现在补几个保证未来有书读也是可以的。

招生委员会边审核边发放AD是很正常的事,暂时没收到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Admission Office 的审核流程。

第一轮筛选


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录取流程是分三轮的,很多学校录取的第一轮是一个很粗略的筛选淘汰过程,一般是由秘书或者直接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来筛掉一部分不满足最低录取条件的申请人。

在第一轮里审核的标准只限于一些容易量化的条件,也就GPA,TOEFL,GRE/GMAT,至于这三个成绩要达到什么程度就得看系里的具体情况了。初选当然是很粗略的,其目的不是用几个分数线来录取,而是淘汰掉背景过差的申请人。过了这一步的申请人数仍然远多于最后能被录取的人数。

对于绝大多数工科来说,这是学校的审核中第一次用到G,T成绩,也是最后一次。

所以,并不是根据目前的GPA和英语基础来判断能被什么样的学校录取,因为以我们目前的GPA只能够判断会被哪些学校筛掉,第一轮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在一个尽可能早的时间内,把T,G考掉,不要让这两个最简单的因素制约我们的申请。

而对现在大三或者准备申请18Fall的同学提醒一点,别再拖延,G/T没上320/100的抓紧再努力努力,争取6月前通通搞定,留下更多做项目和写文书的时间,这是决定你是否能申上的关键。

第二轮筛选

第二轮筛选,申请的人数依然很多,通常学校采取两种方法,单票否决制和多票否决制。

单票否决制:比如4个老师每人分配1/4的申请,然后迅速看看,如果一个老师决定某人的申请给 rejection,那这个学生就直接挂掉;

多票否决制:你的申请会被多个老师审理,只有多数老师认为你应该被拒绝你才会最终被拒(一般只有大牛校才会这样);

还有一种非主流的情况,默拒制:除非系里某个老师提名要求给你录取而且录取委员会也同意,否则无论你什么背景,最后都是拒信打发掉。(也是大牛校和一些Phd录取的专属)

那么重点来了,这一轮,招生官们着重看什么,没错,就是简历,如果你的简历开头没有办法在10秒内吸引招生官继续看下去,那么你就很危险了。用一个一个高光的Bullet来吸引他们,这是你必会的书写方式。

总的来说,如果你想顺利的通过第二轮,那么就要保证简历里面要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并且写的这些东西是教授关注的—-专业相关经历。简历的大部分内容是写和专业相关的项目,实习,论文等。

对于未来申请的同学来说,所以我们不能等到考完试之后在去准备这些背景,背景提升是一项持久战,我们必须把寒假,大三下,暑假这四段时间用好。也就是说要同时准备英语考试及背景提升。

第三轮筛选

然后是第三轮也就是决定录取谁了。这时候剩下的人总数大约为需要录取人的2-3倍,而你的文书也会被仔细一点来看,这时候要淘汰别人,就看你的文书中有没有真东西了,对Master申请来说,项目和实习比科研要重要的多,因为你的这些经历直接反映,你有更大的几率毕业找到工作,并且耗费学校更少的资源就能找到工作,所以说硕士项目更愿意招这样的学生。

在MS的录取中,采取投票制,只有多个老师都认为你应该被录取,你才算过关。

而Phd的话,则更加看重导师的个人意愿,有招生计划的导师会来招生委员会要人,这时候之前套磁的水准在这时候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