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名校申请:中大学子跟清北交复的差距?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7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毕达资深留学专家黄老师深度解析中大学子跟清北交复申请海外名校是否存在差距的好文章,想要出国留学的你,怀揣着名校梦的你,一起来看看吧!

不好意思,标题党了。原本觉得这样的话题说起来会有失偏颇,但恰好一名中大学生问到,那我就索性梳理一下我跟他讲的内容,谈谈我所看观察到的。

这名学生发出这样的提问来自于他的竞争意识。作为一名想在研究生阶段申请海外顶级学府的中大学霸,他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光来自中大本校,还需要与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学子同场竞技,高考失利的过往,让他在大学从来没放松,各科成绩优秀,是公认的学霸。但他总觉得有点不甘心,也担心学校不如别人,担心自大学起自己就愈加跟其他名校的同学拉开差距,让他没有竞争优势。

客观上,中大或许跟这些学校有差距,中国大学排行榜上Top3跟Top10的差别?学校资源的差距?校友捐赠的差距?也许,但,这些,都无权诠释他跟别人的差距,也不成为他未来竞争的根本性限制。如果他跟别人真的存在差距,其根本应该是自身能力素质跟清北交复学子的差距,如同他跟其他中大学子差距一般。

从实际的情况上来说,撇除10%+与20%+的本科生出国率差距外,现今的中大学子在海外升学的竞争力上并不比清北交复差。每年,各个国家地区排名第一的学校都有中大学子被录取的身影,仅2014年和2015年,牛津就录取过超过10个中大学生,而像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顶级院校,也都非常青睐中大的学生。最有代表性的是香港前3的大学,或许也由于地缘、语言因素的影响,2015年前三所香港高校录取中大学生估计超过200人次(同一个人可能同时被三所学校录取),三所大学甚至一度被传是针对中大定点招生。

中大学子受到海外名校的认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海外学校逐步通过学生认识中大的过程,也是中大海外学子争气的结果。海外学校在起初录取学生时,海外学校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语言成绩以及中大自身的知名度,但对于中大学子的认知,是处于一个探索和尝试阶段。当入读的学生逐步崭露头角时,海外学校才对中大有进一步的认知。2010年入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金融经济硕士的黄嘉欣,毕业就担任惠誉评级的分析师,给LSE长了脸,因此LSE对中大学生的质量更加有底;而2014年入读牛津大学金融经济专业的中大管院学子杜同学也提到,正是由于上一届中大学子优秀的学业及工作表现,牛津更加对于中大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信心,因此招生上会有所倾斜。

同样的事情也是发生在美国,在经历多年的积累,美国的中大校友会也逐步发展,并形成一个较好的人脉圈子,Z同学(岭院经济学,后入读美国塔夫茨大学经济硕士,曾于华尔街AIG担任经济分析师)就有这样的感悟,以前美国名校以及就业市场上多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圈子,中大没什么人知道,现在中大美东校友会也有一定影响力,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大学子学习和就业。反观回来,这也给这些学校吃力定心丸。我相信目前担任摩根大通分析师的X同学(岭院金融+数学,哥大金融数学),也一定促成哥大认可中大,这不,2015年哥大金数又在中大岭院发了offer,给同样是数学+金融的C同学。

所以,关于差距,更多的是在人与人之间,毕竟外部的环境和资源是相对客观的,就看自己怎么利用好这些资源。今天,母校的努力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明天,你的努力会让母校有更多机会。骚年,别想太多,好好努力好好做,就有好结果,出去给母校长脸,你就是母校的资源,就是师弟师妹的资源。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