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尔街】两位中国留学生的求职奋斗史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4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莎士比亚说,没有什么比希望不平凡而更平凡的了。

今天分享故事的是:

何师兄,本科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硕士哥伦比亚大学金融数学;现任美国华尔街量化分析师

蔡师兄,本科为中山大学;硕士塔夫茨大学经济学;现任美国华尔街经济分析师。

留学界真命题:留美就业的机率


蔡师兄:

我读的是经济学,同学们大多选择继续读博,当时班上中国学生三个回国了。我到了纽约工作,另外一个留在波士顿读博士。但我所读的项目在之前十年还是有很多师兄师姐留在了美国,现在都做到了比较高的位置。我本科的同学和过往的师兄师姐们基本都到金融业里工作。

何师兄:

我们项目同学就业情况很好,基本是想要留下的都能留下。这也跟美国经济状况有关,同学在各大投行,基金都有就业的。

我所在的学校优势主要有几点,首先学校名气大,华尔街内校友非常多。其次学校在纽约,无论是面试,还是社交都非常方便,第三,金融数学就业比较好,而且OPT时长29个月,非常有时间优势。

我提一些建议:一般来说学校在大城市的话,非常有利于就业,因为在大城市有很多机会社交,认识业内人士。学校也能够施展相关资源帮学生就业。现在来说,理工科包括金融工程类专业就业较好,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充足,另一方面是29 OPT可以让一部分企业第一年不用帮学生办H1B工作签证,增加了竞争力。

奋斗的经历

蔡师兄:

坚持,不放弃。我谈谈我的个人经历。美国人对于local experience特别看重,所以,我一直很想在美国积累工作经验。我从到美国就开始采取行动往这个目标靠拢了。我当时的策略就是只要有利于找到工作的事我就做。比方说我一到美国就开始疯狂地找实习。同时非常积极地参与各种networking活动,改简历辅导和职业辅导。也参加了很多宣讲会。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我在一个小公司找到了一个暑期实习,紧接着,我利用第一个公司的实习经验,又找到了第二个。

后来我通过一次校友会活动认识了我的一个领导,他看了我的简历后不久就给了我面试。后来几轮面试基本围绕美国的经验展开,最后进入我现在的单位。

何师兄:

求职过程会相当痛苦,这点也不好对本科的学弟学妹说,等你们真正过来了,我再分享。

经济学 vs 金融 vs 会计 留美就业

蔡师兄:

我身边纯金融专业毕业的同学在美国以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为主,经济学同学更多读博。

美国金融界最吃香的是数量金融/计量金融/数学金融/金融工程。

会计留美的难度是最低的 ,因为美国需要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但是要考虑自身职业发展的问题,美国准则和国内准则是有差异的,在美经验不一定在国内收到认可。

实际上,我许多学会计后来回国的同学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是在美国从事会计工作的经验不一定能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有很大作用。

留美读研的那些年

蔡师兄:

美国研究生教育课程压力是很大,学习强度很高,作业很密集,对于培养提高专业知识是很好的训练。另外,美国的教育更注重交流与协作,课堂上会很鼓励师生互动,课后作业很多需要具体完成。假如条件允许,我还是建议大家留学,从学习专业知识的角度或者人生阅历的角度,留学都是一种很不一样的经历。
    我本身读的是经济学,我具体说说这个专业。经济学课程难度是比较大,美国经济学硕士普遍都比较难,对数学基础有一定要求。

不要因为经济学更多选择读博而认为对硕士出来就业不利,实际上,对于就业很实用,我的工作是跟我的专业非常相关,我每天工作内容就是学校学的东西。比方说我工作中需要建模做经济预测,就需要用到硕士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

蔡师兄:

适应美国的学习有很多途径。一是多跟美国同学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二是多向师兄师姐请教。另外,个学校都有很多资源帮助国际学生适应美国学习,要尽量利用,我当时就参加了很多写作辅导、文化适应辅导、英语口语辅导等等。

小编:我始终相信,那些生命厚度相似的人,总是存在无言的默契。即使是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和不同的人做着各自事,他们的状态,总是类似的。他们的故事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思考。我们定期邀请海外嘉宾为我们谈留学、就业、人生。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点击右侧浮框在线咨询或拨打电话400-601-1842咨询。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