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会内容精选 从0到100梦圆伯克利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毕达留学20150516期微信分享会已经结束了,不知道大家是否从中学习到了一些经验呢?但可能有些同学没有参加,所以下面小编再为大家整理廖同学是如何从0到100梦圆伯克利的精彩问答,希望大家可以参考学习哦!

选择海外交流项目的原则

廖:当时我们学校有许多交换项目,除了UCB外还有UCSD和普度等等...这些学校里面UCB在ME领域是最好,所以就选择去了。

伯克利的交流项目如何


廖:

教学模式:我去的项目是Berkeley Extension的Concurrent Enrollment Program,我是大四过去的。项目简单来讲就是可以自由选Berkeley本校的课程,换学分回本校。不过毕业的时候并没有伯克利的学位,只是国内本科的。

课程质量、学习氛围:难度的话看具体课程,有的课周周各种作业和project,有些就是水水过。但总体来讲学习压力挺大,因为最后要拿好成绩平时就必须努力做好作业。Berkeley的学术氛围相当浓厚,课上的同班同学学霸居多,许多教授也是业界大牛,图书馆平时都比较满。

班级情况:asian最多,其次是印度和中东那边的,其实美国本地的学生比例确实不高。班级人数看具体课程容量了,一般的课程在60-80左右,大的课也有几百上千人的。总体来说同学挺强,基础都挺扎实,而且都比较认真。但只要努力学,在课里取得中上游的成绩也不难的。

教授情况:感觉这边的教授对教学和学生上心很多,每周有固定的office hour,有问题或者想做研究可以直接去找或发邮件。对比国内的话,在我那个学校就感觉教授和学生联系不紧密吧,好多都是上完课就找不到。

与正课学生是否区别对待

廖:我们的选课是在Berkeley常规学生选完之后才开始,所以热门的课会出现选不上的情况。但一般你和教授或助教说一下你的情况,他们都会帮你加进去的。其他方面都一样了,课程的师资和享用资源没差别。

海外交流期间如何加入实验室+牛推

廖:我一门课教授的实验室刚好需要本科生帮手,他在课上说完之后我就去找他申请加入啦。推荐信的话我是直接问的,这边的教授一般是愿意帮课上的学生写推荐信的。当然有些教授会比较难争取。

国外教授的推荐信尽早问


廖:一般不愿意写推荐信的教授原因是,有些教授很忙,没空写(遇到这种真是没办法)。有些是觉得对你不够了解。其实上平时作业认真做,office hour多去问问题留印象,拿到推荐信不难。关键是要考虑教授能给你在信里写些什么有含金量的东西,所以还是建议能跟教授做research。推荐信越早问越好,不然遇到没时间写的最后才问就悲剧了。

一年海外生活最大困难

廖:首先,加州这边对外来人口的氛围还是很友好的,生活上其实挺快就能适应。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和本地人的交流,有时候平时和课上的同学真是不知怎么闲聊。

但能认识多点人肯定更好,平时可以约去吃饭、去gym。也算是给留学生活多点色彩吧,认识一个美国本地的同学还真是给我申请挺大帮助,当时我的文书就是在他和毕达的daisy老师的修改下才完成的。

推荐参加海外交流项目


廖:一方面可以提前熟悉这边的学术和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认识教授和同学,可以很大的帮助申请。

申请海外交流项目标准

廖:我们学校主要是看平时成绩和toefl分数,软件方面我当时咨询那个项目的负责人他说不太重要(我本人本科几乎没做研究和比赛)。这个每个学校肯定不一样,但总的来说保持高gpa,尽早刷出toefl和gre,有多余时间的话参加项目和比赛是最好的策略。

当然软件方面能做出好的成果帮助极大,我有个学长平时挂科但发过一些很有含金量的paper,最后是拿到了mit offer。

而我软件方面基本都是到了伯克利才有提升,daisy老师当时的建议非常有用!

拿伯克利录取的关键

其实先澄清一下,我申到的m.eng项目和传统的ms挺大不同,项目只有一年,不注重研究更注重和业界的联系(换句话就是为了找工作= =),所以申请难度相对低一点。但能拿到berkeley offer还是很满足了。

对于我的话,我觉得可能是我gpa还算高,也有berkeley的推荐信,然后实习也算有含金量,文书方面daisy写的很好,应该也是重要加分点。

紧凑的时间规划


廖:toefl是在大三上学期考出,gre是大三下。大三暑假主要是忙实习,大四来伯克利之后就是努力修课程和做研究提升背景了。其中花时间最多是在提升软背景上了,语言考试也花了不少时间(t和g加起来准备了一年吧)。文书是10月开始写的,前后各种修改应该花了一个半月左右。

考试备考独家秘诀

廖:过程确实很累= =可以说尽量把平时空余休闲时间挤出来背单词刷题吧。建议先准备gre,过了g之后t就很容易了。g的话先背一部分单词,然后背单词和刷题(新东方填空,陈虎平阅读36套)同步进行效果挺好。作文尽量多练写。t的话就是多刷题(假设经过g的考研单词已经没问题了),跟tpo磕到死!其实总的来说我这两个都准备的很仓促,最后的分数也只是够用而没什么闪光点。

中科院的实习

廖:这个是通过家里人的介绍去到的,不是常规路线,但我实习的那个单位(黄花岗的电子技术研究所)。其实都有公开招聘机械工程的实习生,官网上都有应聘和投简历的方式,直接申请应该不难。

我实习的内容是关于3d打印,所以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了不少关于3d打印的专业知识,然后也算是体验了上班朝九晚五的生活,了解了一些业界的趋势和机械工程岗位具体的需求。

其实关于实习不必太功利 能去到大企业肯定好 但只要能学到东西其实在哪都可以。

留学梦想拖不起

廖:尽早确定目标开始准备,大一大二我还不怎么明确要出国,所以也就是高分完成课程没做其他的。现在想起来如果能在当时提升一下软背景,或许会更好。其实大学三年半的时间准备出国,可以提升的空间实在太大,关键是要尽早开始利用好时间。所以能现在开始就开始吧!无论是准备语言考试还是实习还是找研究,别拖!!最后,祝大家在申请的道路上走的顺利 最后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加油!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