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学院毕业生就业难 华裔靠半职谋生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4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据报道:“读名校法学院,毕业后进大律师楼,过上年薪15万以上的体面生活”,是美国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华裔家长的期望。但如今,法学院早已不是通往稳定高薪的大门,反而让不少毕业生背负沉重的学贷,在与法律“擦边”的各类职业中挣扎度日。

美国律师协会


法学院新生入学率在2010年达到52488人,但这批毕业生大多未能从实习的律师所获得全职工作,或工作邀请被取消。而201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华裔毕业生王乔纳森(Jonathan Wang,音译),就是其中一员。

王乔纳森

现年29岁的王乔纳森来自加州,初入法学院时,全美经济一片繁荣。王乔纳森表示,“我当时想着在纽约读完三年书,然后为大律师事务所工作,每年挣16万元。之后再晋升某律师所的合伙人,过上好生活”。

但现实不如人意。随着经济危机在2008年降临,公司大幅削减法务支出,律师所进而也减少招聘并开始裁员。毕业后的王乔纳森未能找到律师工作,几经辗转,最后不得不转做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培训,以此维生并偿还学贷。

事实上,与王乔纳森同病相怜的同届法学院毕业生,只有两成从事无需律师执照的工作,仅四成在律师所工作。尤其为了偿还巨额学贷,法学院毕业生多从事多份工作,而且“羞于”将与法律无关的“谋生”工作写进简历。

在三家不同机构从事半职培训的王乔纳森说,“我曾以为培训只是临时过渡,但五年后还在做LSAT培训”。尽管时薪已增至100美元,但与他设想的年薪16万美元的律师工作相距甚远。他坦言,“我仍想要找一份律师工作”。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