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培训 » 托福专区 » 阅读
托福阅读需克服三大不良习惯
来源:毕达教育 发布时间:2015-04-28 16:11:24
托福阅读是托福考试四大部分中相对最容易拿分的,但不少考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托福阅读成绩依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词汇、语法基础薄弱和对解题技巧不熟练之外,一些不良阅读和做题习惯也是一大病因。下面小编盘点了托福阅读需克服的三大不良习惯,希望大家能对照自己改正不良习惯。
托福阅读不良习惯1. 边审题边读文章
许多考生会选择这种方式,进入托福阅读考试后不读文章,而是直接翻看题目,再根据题目需要逐段返回原文阅读,尤其是在阅读速度较慢,担心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由于多数托福阅读题都是根据某一段落的细节信息出题的,理论上这种做法足以解决大多数问题,现实中也确实不乏成功的。但这种做法也有两个明显弊端:
一是并非所有题目都靠读一段就能解决,某些细节类题目(如一些较难的事实/非事实信息题、推理题)需要用到两段或两段以上才能找到解题线索,而文章大意小结题、填表题这两种涉及全文内容的题型就更无需多言。
二是这种做法人为割裂了文章固有的逻辑结构,考生往往只能获得对一个个段落的局部而主观的认知,难以对全文信息点形成准确而连贯的短期记忆,简言之就是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很浅。结果即使是在做细节类题目时,定位也会变得更加吃力,反而起不到节约时间的作用。
托福阅读不良习惯2. 精读文章后再做题
与上述情况相反,另一些考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迫症式的逐字逐句精读每篇文章,然后才做题,某些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不自信,唯恐看不懂的考生尤其如此。这种做法的问题显而易见:托福阅读文章的长度(平均700字)和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教科书)对多数中国考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所以除非你的阅读速度极快,或者你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熟悉(比如国际高中的同学们学过的理化),否则你的做题时间必定严重不足。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托福阅读的3篇文章难度并不一致,而是存在一定差异。所以精读文章后再做题的考生,往往不自觉的在较难的文章上耗费太多的时间(25分钟甚至更长),结果连较简单的文章也没做好。
托福阅读不良习惯3. 词汇题望词生义
词汇题是托福阅读中最高频的题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考生在做词汇题时常出现“难词常做对,易词却做错”的奇怪现象。如下例:
One result of rent control is a decrea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ntal units. Rent controls have artificially depressed the most important long-term determinant of profitability -- rents.
The word “depressed” in the passage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 saddened
○ created
○ lowered
○ defeated
根据depress一词的中文释义(使愁苦,使沮丧),答案似乎很明显是选项1。但如果我们把这个选项带回原文细读就不难发现问题:rents(房租)显然没法这么多愁善感。逐一核对之下,只有选项3(降低)才能使原文通顺。
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词汇题的题干:词汇题考查的是“本文中”这个单词的意思,而非我们平时所知的常见释义,也就是说容易出现“熟词僻意”现象。讽刺的是,当所考察的单词较难时,考生往往会有意识的仔细研读上下文,寻找各种线索,而单词较容易时,却容易放松警惕,草率选择字面意思较接近的选项,结果失分。
以上是托福阅读需克服三大不良习惯,你有没有呢?如果有可就要注意提醒自己改正哦!想了解更多托福考试习惯信息,可到毕达留学官网在线咨询。
托福阅读不良习惯1. 边审题边读文章
许多考生会选择这种方式,进入托福阅读考试后不读文章,而是直接翻看题目,再根据题目需要逐段返回原文阅读,尤其是在阅读速度较慢,担心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由于多数托福阅读题都是根据某一段落的细节信息出题的,理论上这种做法足以解决大多数问题,现实中也确实不乏成功的。但这种做法也有两个明显弊端:
一是并非所有题目都靠读一段就能解决,某些细节类题目(如一些较难的事实/非事实信息题、推理题)需要用到两段或两段以上才能找到解题线索,而文章大意小结题、填表题这两种涉及全文内容的题型就更无需多言。
二是这种做法人为割裂了文章固有的逻辑结构,考生往往只能获得对一个个段落的局部而主观的认知,难以对全文信息点形成准确而连贯的短期记忆,简言之就是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很浅。结果即使是在做细节类题目时,定位也会变得更加吃力,反而起不到节约时间的作用。
托福阅读不良习惯2. 精读文章后再做题
与上述情况相反,另一些考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迫症式的逐字逐句精读每篇文章,然后才做题,某些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不自信,唯恐看不懂的考生尤其如此。这种做法的问题显而易见:托福阅读文章的长度(平均700字)和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教科书)对多数中国考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所以除非你的阅读速度极快,或者你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熟悉(比如国际高中的同学们学过的理化),否则你的做题时间必定严重不足。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托福阅读的3篇文章难度并不一致,而是存在一定差异。所以精读文章后再做题的考生,往往不自觉的在较难的文章上耗费太多的时间(25分钟甚至更长),结果连较简单的文章也没做好。
托福阅读不良习惯3. 词汇题望词生义
词汇题是托福阅读中最高频的题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考生在做词汇题时常出现“难词常做对,易词却做错”的奇怪现象。如下例:
One result of rent control is a decrea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ntal units. Rent controls have artificially depressed the most important long-term determinant of profitability -- rents.
The word “depressed” in the passage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 saddened
○ created
○ lowered
○ defeated
根据depress一词的中文释义(使愁苦,使沮丧),答案似乎很明显是选项1。但如果我们把这个选项带回原文细读就不难发现问题:rents(房租)显然没法这么多愁善感。逐一核对之下,只有选项3(降低)才能使原文通顺。
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词汇题的题干:词汇题考查的是“本文中”这个单词的意思,而非我们平时所知的常见释义,也就是说容易出现“熟词僻意”现象。讽刺的是,当所考察的单词较难时,考生往往会有意识的仔细研读上下文,寻找各种线索,而单词较容易时,却容易放松警惕,草率选择字面意思较接近的选项,结果失分。
以上是托福阅读需克服三大不良习惯,你有没有呢?如果有可就要注意提醒自己改正哦!想了解更多托福考试习惯信息,可到毕达留学官网在线咨询。

由毕达教育创建的以出国留学语言培训为核心业务的英语培训机构,为各地学员提供最高性价比的语言考试培训,是华南地区留学考试个性化培训的领跑者。
![]() |
毕达北京:010-82486303 |
毕达广州:020-87566672 | 毕达上海:021-6390 6767 |

更多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