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Zhao同学
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全奖
非211/985背景如何斩获美国最TOP两所会计硕士录取?——毕达学子申请感言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9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2014年12月24日,正值平安夜,毕达学子——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于同学,收到了美国圣母诺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会计硕士录取,并且获得了1万6千美元的奖学金。加上前一个星期获得的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会计硕士录取,于同学已经包揽了全美开设有会计硕士的学校中综合排名最高的两所的录取(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综合排名14,美国圣母诺特丹大学综合排名16)。在谈申请必谈211/985学校的年代,于同学凭借非211/985的背景取得了这样的“丰功伟绩”,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在于同学获得圣母诺特丹大学的录取后,毕达留学对于同学进行了一个简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1.请简单自我介绍
我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专业为国际商务+英语;目前为止获得了University of Notre Dame($16,000奖学金)以及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两所大学的会计硕士录取。以下为我主要的申请背景: 广外GPA 3.82/4.0, 全专业排名1/59; 国奖资助澳大利亚交换学习一年,年均GPA 6.0/7.0; GMAT 740+5.5, TOEFL108;海外实习2项,外资银行实习1项,正在做四大实习;leadership及社团经历若干。
2. 你认为你申请成功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或者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服务老师是如何指导你的?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我感觉我最大的优势还是一年在澳洲的交换,并且因为是得到国奖的赞助。在面试中我可以感受到面试官对我这一段经历非常感兴趣,会follow很多问题。其实他们测试的就是applicant有没有能力适应美国的学习和生活,而通过文书、简历还有面试,我都强调了当初我可以很快适应澳洲的生活及语言环境,并且课堂会比较involved、并不是被动得“中国式”地学习,并且也会积极投入志愿者和社团活动,体现沟通和语言交流能力。
因为我签毕达的时间比较晚已经是8月初了,那时我还在刷GMAT,但是又想赶WUSTL 10.1的deadline,所以其实时间很紧。而Kathy给我的感觉是非常专业,通过和我的聊天,很迅速并且清晰地提炼出了我申请的几大优势和PS的主线思路,这让我很impressed,最后我的文书也是突出了在澳洲的学习和实习经历。
3.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你有哪些心得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在这些过程中,你的服务老师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和指导?你有哪些成功的方法或者经验可以分享正在准备申请的同学们?
首先,当然是越早准备越好,如果你大一/大二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申请方向,就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多做些背景的提升、多刷几次GT、GPA不要松懈、规划好出国交换等等。现在想起来如果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定下申会计,可能寒暑假就会很主动地去找国内所、四大的实习,那么缺少四大实习可能就不会成为我前期申请的短板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要一早定下感兴趣的目标方向,可能也是需要极强的主动性和未雨绸缪意识吧。所以我觉得,如果大一大二就有意愿出国、但是方向不定背景为零的同学,可以尽量早点签约,有毕达的顾问你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你规划好大学四年。现在到大四了真的觉得四年太快了,不抓紧会错过太多时间和机会,到大四作抉择的时候会被动很多。
关于考试,我也是那句话:早点准备。我的T考了一次G刷了三次,10月份那时一边赶申请deadline一边刷G以及兼顾学业,那滋味简直酸爽刺激~所以建议8月前把GT拿下,之后专心赶申请和文书时间会充裕很多,心理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了。具体来说,GMAT verbal是拿高分的key,CD论坛上可能会有很多的经验贴供你们参考,但是我感觉到最后所有的技巧都会变成你自己的一种手感,虽然略玄乎但实战上你并没有太多精力去分析这个应该用什么技巧,而是一种直觉。所以不用一套套刷太多的题,多多总结、形成你自己的做题方法才是最重要的。TOEFL的话,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相信大家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准备方法。想申会计名校的童鞋建议不要忽视TOEFL,特别是把speaking和writing考高一点,比如Wake Forest今年是TOEFL低于110的都会被秒拒,Notre dame也是至少107,108以上才会发DVD面试。
选校上,我觉得一定要多做功课多和你的顾问沟通。一开始选校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清楚,该看什么排名、地理位置重不重要、就业率怎么看等等我都很模糊。Kathy会给我提供各个学校详细的list,跟我说明每个学校的特点,也通过自己查资料,逐渐地就会更加清晰了。我最后的选校有9所,基本都是综排比较靠前同时会计专业又不错的项目。也许你们会觉得我过于名校情结不注重地理位置,但是其实这些会计好的项目会给你提供很多的career fair、校友资源以及各种networking,比如如果是四大的target school的话,四大也会亲自去学校校招;所以好的会计以及商学院提供的资源是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地理位置的缺陷的;而且因为我最终的计划还是回国发展,综排靠前的学校对以后国内就业也是有帮助的。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不排除也有其他同学认为location is everything的,到时候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未来规划综合考虑。
然后说说文书。前面也有说到,文书的主线是我和Kathy讨论沟通之后提炼出来的;一开始我比较想用故事性的开头,但是Kathy考虑到商科的文书注重的是简洁、清晰和逻辑性,建议我采用简练的方式将自己的经历、目标和从master能获得的东西串起来即可,让人一目了然。最后我听取了她的建议,最后的结果也的确证明这种清晰明确的文书获得青睐的几率比较大。
最后谈谈面试。坦白来说,凭借双非的背景和并非突出的GT拿到Notre Dame的offer,很大的原因我认为是视频的录制以及面试的发挥。首先来说口语要ok,至少要能够清晰明确地表现自己的意思,在面试的时候碰到面经以外的题目或者followup question也要应对自如;你们也注意到Notre Dame官方建议的TOEFL是109,而我并没有达到,但是我相信我在DVD面试和SKYPE面试中展现的口语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TOEFL的小缺陷,从而让面试官对我的英语水平也完全放心。所以像我一样没有精力再刷TOEFL的童鞋们,可以在面试中好好发挥,证明你的英语能力是ok的;
另外,我认为真诚很重要。你是真的想去一所学校,还是只是无目的性地批量申请,我感觉学校其实是看的出来的。 从网申到DVD到SKYPE面,我觉得我真的是做到了我能达到的最好,比如我在准备ND DVD录制的时候,前前后后录了几十遍,录好发给Kathy看看,不好再继续改进直到自己和大家都满意为止,那个周末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录视频上;Skype面前也是提前找好面经全部过了一遍。所以最后当我面完Skype之后,我觉得特别特别的满足和幸福,因为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并且一路走到了最后,不管结果怎样我都觉得很自豪。我相信面试时,面试官是会感受到你的诚意的。
并且,你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价值观、你的真实想法,这些都应该不要加粉饰地坦诚展现出来。在Skype面的时候,我有和面试官分享打算如何回馈社会,并非是因为知道Notre Dame是一个注重学生社会奉献精神的学校而去迎合,而是因为这些东西真的是我以后想要去做的,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我也能清晰详细地说出前因后果和具体打算。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去为了学校的某种喜好而fabricate一些东西,在面试中就做自己就好了,因为面试本来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好好了解你嘛。
在整个面试准备过程中Kathy给我的帮助特别大。每次收到面试通知的时候,我会习惯性地打电话给她,因为其实我面试的主要问题可能是在内容的选取上,所以Kathy会就问题给我一些hints,并且会特别叮嘱我在面试这道题时应该侧重表现的能力是怎样的;比如我在收到Notre Dame的DVD面试的时候,Kathy就建议我着重描写我澳洲社团中leadership的经历,因为这段经历没有详细在我的文书中体现出来,所以这里是一个互补;还有很恰好的,我当天下午向Kathy请教的一道面经题,在晚上的Skype面时竟然被面到了,经过Kathy的提醒,我实战的思路也清晰了很多。
4. 如果让你重来做一次申请,你会在哪个方面进行补足?
首先,会在前三年的假期至少去四大实习一次,之前面WUSTL的时候面试官也觉得我这一点很可惜,好在大四这个寒假我有机会补齐短板。其次,我会早一点准备GT考试,让自己申请前期更从容一点。
5. 你选择毕达的理由?你是如何看待DIY和找机构的?你认为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毕达/毕达的老师给你提供的最大帮助是什么?最后,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咨询老师或者毕达说的么?
选择毕达最大的理由是专业性,因为是专门做研究生申请的,我觉得会更有针对性;这里的顾问都很专业以及敬业,Kathy一直是首先满足我的申请,我记得她晚上11点的时候下班回到家还帮我检查网申的填写,只是为了让我能够早点提交,这让我很感动。和毕达合作的这几个月,我可以很好地信赖毕达的老师们,因为他们做过许多申请经历很有经验,在各种问题上比我了解深刻许多。这里也要谢谢几个月给我提供帮助的老师们,Kathy、帮我改英文文书的老师、还有一开始接触的Evan吴老师,能够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你们的功劳真的非常大。
我身边也有一些同学是DIY申请的,我感觉DIY的话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处理,虽然不排除有一些功课做得非常好的DIY申请者,但是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在申请季时间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如果碰到不熟悉又棘手的问题,又或者是因为某个基本问题不确定而到处搜资料发帖子问人,我感觉会耽误比较多的时间而导致申请的效率比较低,要知道在申请季早申请的话拿到offer的几率会高很多。当初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我还是选择了中介,因为他们有申请的经验,自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毕达留学”来源之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毕达留学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1.请简单自我介绍
我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专业为国际商务+英语;目前为止获得了University of Notre Dame($16,000奖学金)以及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两所大学的会计硕士录取。以下为我主要的申请背景: 广外GPA 3.82/4.0, 全专业排名1/59; 国奖资助澳大利亚交换学习一年,年均GPA 6.0/7.0; GMAT 740+5.5, TOEFL108;海外实习2项,外资银行实习1项,正在做四大实习;leadership及社团经历若干。
2. 你认为你申请成功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或者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服务老师是如何指导你的?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我感觉我最大的优势还是一年在澳洲的交换,并且因为是得到国奖的赞助。在面试中我可以感受到面试官对我这一段经历非常感兴趣,会follow很多问题。其实他们测试的就是applicant有没有能力适应美国的学习和生活,而通过文书、简历还有面试,我都强调了当初我可以很快适应澳洲的生活及语言环境,并且课堂会比较involved、并不是被动得“中国式”地学习,并且也会积极投入志愿者和社团活动,体现沟通和语言交流能力。
因为我签毕达的时间比较晚已经是8月初了,那时我还在刷GMAT,但是又想赶WUSTL 10.1的deadline,所以其实时间很紧。而Kathy给我的感觉是非常专业,通过和我的聊天,很迅速并且清晰地提炼出了我申请的几大优势和PS的主线思路,这让我很impressed,最后我的文书也是突出了在澳洲的学习和实习经历。
3.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你有哪些心得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在这些过程中,你的服务老师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和指导?你有哪些成功的方法或者经验可以分享正在准备申请的同学们?
首先,当然是越早准备越好,如果你大一/大二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申请方向,就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多做些背景的提升、多刷几次GT、GPA不要松懈、规划好出国交换等等。现在想起来如果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定下申会计,可能寒暑假就会很主动地去找国内所、四大的实习,那么缺少四大实习可能就不会成为我前期申请的短板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要一早定下感兴趣的目标方向,可能也是需要极强的主动性和未雨绸缪意识吧。所以我觉得,如果大一大二就有意愿出国、但是方向不定背景为零的同学,可以尽量早点签约,有毕达的顾问你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你规划好大学四年。现在到大四了真的觉得四年太快了,不抓紧会错过太多时间和机会,到大四作抉择的时候会被动很多。
关于考试,我也是那句话:早点准备。我的T考了一次G刷了三次,10月份那时一边赶申请deadline一边刷G以及兼顾学业,那滋味简直酸爽刺激~所以建议8月前把GT拿下,之后专心赶申请和文书时间会充裕很多,心理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了。具体来说,GMAT verbal是拿高分的key,CD论坛上可能会有很多的经验贴供你们参考,但是我感觉到最后所有的技巧都会变成你自己的一种手感,虽然略玄乎但实战上你并没有太多精力去分析这个应该用什么技巧,而是一种直觉。所以不用一套套刷太多的题,多多总结、形成你自己的做题方法才是最重要的。TOEFL的话,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相信大家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准备方法。想申会计名校的童鞋建议不要忽视TOEFL,特别是把speaking和writing考高一点,比如Wake Forest今年是TOEFL低于110的都会被秒拒,Notre dame也是至少107,108以上才会发DVD面试。
选校上,我觉得一定要多做功课多和你的顾问沟通。一开始选校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清楚,该看什么排名、地理位置重不重要、就业率怎么看等等我都很模糊。Kathy会给我提供各个学校详细的list,跟我说明每个学校的特点,也通过自己查资料,逐渐地就会更加清晰了。我最后的选校有9所,基本都是综排比较靠前同时会计专业又不错的项目。也许你们会觉得我过于名校情结不注重地理位置,但是其实这些会计好的项目会给你提供很多的career fair、校友资源以及各种networking,比如如果是四大的target school的话,四大也会亲自去学校校招;所以好的会计以及商学院提供的资源是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地理位置的缺陷的;而且因为我最终的计划还是回国发展,综排靠前的学校对以后国内就业也是有帮助的。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不排除也有其他同学认为location is everything的,到时候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未来规划综合考虑。
然后说说文书。前面也有说到,文书的主线是我和Kathy讨论沟通之后提炼出来的;一开始我比较想用故事性的开头,但是Kathy考虑到商科的文书注重的是简洁、清晰和逻辑性,建议我采用简练的方式将自己的经历、目标和从master能获得的东西串起来即可,让人一目了然。最后我听取了她的建议,最后的结果也的确证明这种清晰明确的文书获得青睐的几率比较大。
最后谈谈面试。坦白来说,凭借双非的背景和并非突出的GT拿到Notre Dame的offer,很大的原因我认为是视频的录制以及面试的发挥。首先来说口语要ok,至少要能够清晰明确地表现自己的意思,在面试的时候碰到面经以外的题目或者followup question也要应对自如;你们也注意到Notre Dame官方建议的TOEFL是109,而我并没有达到,但是我相信我在DVD面试和SKYPE面试中展现的口语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TOEFL的小缺陷,从而让面试官对我的英语水平也完全放心。所以像我一样没有精力再刷TOEFL的童鞋们,可以在面试中好好发挥,证明你的英语能力是ok的;
另外,我认为真诚很重要。你是真的想去一所学校,还是只是无目的性地批量申请,我感觉学校其实是看的出来的。 从网申到DVD到SKYPE面,我觉得我真的是做到了我能达到的最好,比如我在准备ND DVD录制的时候,前前后后录了几十遍,录好发给Kathy看看,不好再继续改进直到自己和大家都满意为止,那个周末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录视频上;Skype面前也是提前找好面经全部过了一遍。所以最后当我面完Skype之后,我觉得特别特别的满足和幸福,因为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并且一路走到了最后,不管结果怎样我都觉得很自豪。我相信面试时,面试官是会感受到你的诚意的。
并且,你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价值观、你的真实想法,这些都应该不要加粉饰地坦诚展现出来。在Skype面的时候,我有和面试官分享打算如何回馈社会,并非是因为知道Notre Dame是一个注重学生社会奉献精神的学校而去迎合,而是因为这些东西真的是我以后想要去做的,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我也能清晰详细地说出前因后果和具体打算。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去为了学校的某种喜好而fabricate一些东西,在面试中就做自己就好了,因为面试本来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好好了解你嘛。
在整个面试准备过程中Kathy给我的帮助特别大。每次收到面试通知的时候,我会习惯性地打电话给她,因为其实我面试的主要问题可能是在内容的选取上,所以Kathy会就问题给我一些hints,并且会特别叮嘱我在面试这道题时应该侧重表现的能力是怎样的;比如我在收到Notre Dame的DVD面试的时候,Kathy就建议我着重描写我澳洲社团中leadership的经历,因为这段经历没有详细在我的文书中体现出来,所以这里是一个互补;还有很恰好的,我当天下午向Kathy请教的一道面经题,在晚上的Skype面时竟然被面到了,经过Kathy的提醒,我实战的思路也清晰了很多。
4. 如果让你重来做一次申请,你会在哪个方面进行补足?
首先,会在前三年的假期至少去四大实习一次,之前面WUSTL的时候面试官也觉得我这一点很可惜,好在大四这个寒假我有机会补齐短板。其次,我会早一点准备GT考试,让自己申请前期更从容一点。
5. 你选择毕达的理由?你是如何看待DIY和找机构的?你认为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毕达/毕达的老师给你提供的最大帮助是什么?最后,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咨询老师或者毕达说的么?
选择毕达最大的理由是专业性,因为是专门做研究生申请的,我觉得会更有针对性;这里的顾问都很专业以及敬业,Kathy一直是首先满足我的申请,我记得她晚上11点的时候下班回到家还帮我检查网申的填写,只是为了让我能够早点提交,这让我很感动。和毕达合作的这几个月,我可以很好地信赖毕达的老师们,因为他们做过许多申请经历很有经验,在各种问题上比我了解深刻许多。这里也要谢谢几个月给我提供帮助的老师们,Kathy、帮我改英文文书的老师、还有一开始接触的Evan吴老师,能够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你们的功劳真的非常大。
我身边也有一些同学是DIY申请的,我感觉DIY的话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处理,虽然不排除有一些功课做得非常好的DIY申请者,但是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在申请季时间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如果碰到不熟悉又棘手的问题,又或者是因为某个基本问题不确定而到处搜资料发帖子问人,我感觉会耽误比较多的时间而导致申请的效率比较低,要知道在申请季早申请的话拿到offer的几率会高很多。当初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我还是选择了中介,因为他们有申请的经验,自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毕达留学”来源之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毕达留学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