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国思维 化解SAT考试难题
sat考试跟中国人无关
sat考试是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出题考查美国高中生的一个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也就是说sat考试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的考试。但是随着美国人才战略的提升以及sat考试的推广,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高中生加入到了这个考试大军中来。中国高中生也不例外。
那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会不会在出题时考虑其他国家的考生呢?人们不禁会这样问道。他们的回答很是简单no。这就给英语非母语的高中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出格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拥有他们考查的学术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具备美国本土学生所拥有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否则,这个考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空谈。因而,我们中国的高中生要从根源上认清并适应这个美国考试。
sat考试跟中美思维差异有关
既然sat考试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的考试,我们就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以美式思维为核心的考试。
在传播学中,中国文化被称为high context culture,而美国文化则被称为low context culture。因此,基于中国文化之上的中式思维与基于美国文化之上的美式思维则是两种相差很远的思维方式。那么high context culture与low context culture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的例子将让您一目了然。
例一:当您在一家中式餐馆吃饭时,您发现桌上的水壶没有水了,于是您就很自然的将壶盖打开(暗示服务生,没水了)。一个中国服务生走过来一看便马上走回吧台并拿了一大壶水帮您把水壶充满。然后再去忙其他的事情。
例二:当您在一家美国餐馆吃饭时,您发现桌上的水壶没有水了,于是您就很自然的将壶盖打开(暗示服务生,没水了)。一个美国的服务生走过来一看便很快走上前去将壶盖盖上,然后就去忙自己其他的事情了。
显然,如果我们不直接要水,美国服务生是不会像中国服务生一样很有默契的给我们倒水的。美式思维是一种直线性思维即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有一说一因此,当我们面对sat这样一个美国人的推理测试时,就要非常谨慎的处理中式思维和美式思维的差异了。
思维差异与sat核心部分很相关
下面以sat的核心--阅读理解部分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由于有很多人把sat考试叫做美国高考,因此很多考生和家长对sat考试的第一反映就是把它与中国高考进行对比。很显然这种对比是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得出什么结论的。因为两种考试是建立在不同的思维基础之上的。
还记得中学时代所做的语文阅读理解中总会有这样的题目:请问,鲁迅为什么会在文章的第二段运用了xxx这个词?多数的学生都会觉得此类问题无从下手于是便随便选了一个还能说得过去的选项。而老师公布的答案却经常与我们的选择相差甚远。当我们问及老师为什么的时候,老师们的解释永远都是你们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你们还要结合作者的处境……
sat考试的阅读理解则很不一样。sat阅读理解明确规定,不考察考生任何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只考察学生的推断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只要能够对sat阅读的文章本身理解透彻就完全具备考取高分的可能性。
多数sat阅读理解试题都是不需要考生经过几重思考后才能得出答案的,考生需要做的就是在原文章中找到题目的印证(passage evidence)就完全可以选择正确答案了。这种只转一道弯儿的问题考查模式也充分印证了sat的美式思维,同时我们中国人也应该尽力避免我们平时的中式思考模式以达到一个良好的考试效果。
总而言之,我们中国考生要从思维的根源上认清sat考试。这样相较于其他国家学生,我们才不会显得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