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经验】从中国学子面临的诸多挑战谈SAT高分考试有没有捷径
很多sat考生都会好奇:究竟获得sat的高分有没有捷径?小编从中国学子面临的诸多挑战来谈sat高分考试有没有捷径。
首先来看中国学子面临的挑战:
1、语言问题。母语是汉语的学子们,在基本语言功底上,在12年级的时候通常相当于美国孩子7年级的水平。听说读写以及学术词汇的差距显而易见。
2、批判性思维训练问题。国内的教育体系从不强调,甚至在某些时候在可以的扼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构筑。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sat考试在能力维度上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学生取得sat高分的第一拦路虎。
3、学术写作能力。学术写作是sat专门拿出一个完整的section考察的部分,关注维度多达六个。而中国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前几乎从未系统的接受过任何系统的学术写作训练。
4、文化背景和历史。连出题人lucy教授自己都承认,sat的考试对于非西方国家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很多阅读素材都牵涉到历史问题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比如种族问题。而中国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是如此的陌生。
5、备考时间短。中国考生的备考时间通常是12到18个月的时间,只有极少数有前瞻性的学生和家长会冲9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准备sat考试。而美国学生通常从9年级高中入学开始就进入备考准备。
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捷径在哪里?
因此,拿出大无畏精神的sat题海战术是一个看起来勇敢,实则愚蠢 的策略。对于已经拥有良好语言、批判性思维、写书写作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考生来说,一定剂量练习,确实可以大幅度提升考分;对于多数基础不够理想的中国考生来说,题海战术,无异于在白白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以长枪大刀和对舰船礼炮,其悲壮可感,其愚蠢可叹,与百年前义和团运动的悲剧有何区别?
让我们剖开sat考试那167道题目之后隐藏的出题人的思维逻辑。sat考察知识(包括语言、文化、历史、价值观……)、能力(批判性思维、学术写作……)、策略(猜题技巧、推理技巧……)三个方面,考察角度多达154个。
考生在考前应该针对性的做自我分析,把自己在知识、能力和策略(ksa)方面的维度划分为三个部分。对于自己强势的部分,不要再浪费时间;对于自己接近平均水平的部分,稍后强化;对于自己最弱的部分,仔细分析分数提升的可能性和学习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和数量,遴选最能有效提升分数的维度。构筑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基于这个学习方案,设定一定数量的milestone,阶段性的用宝贵的真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把真题都浪费在无谓的练习中。
在基础扎实稳定的前提下,考前可以考虑以一定数量的卷子进行题海战术!
这才是sat提升分数的真正捷径!
洛阳女孩jenifer,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条捷径,用了仅仅8个月的时间,把分数从1040提升到1970分,顺利申请到了30名的布兰迪斯。短短8个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聪明的策略可以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