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内地生港校遇尴尬:每天花销逾千却听不懂课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在港内地生因授课语言问题与本地生产生骂战?高考状元从港大休学复读准备上北大……连日来,一系列传言与新闻将香港高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赴港读书内地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港校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内地家长的心。赴港就读的内地生们究竟有怎样的观感?他们在香港是否面临不适应?他们为何选择坚守或离开?记者进行了走访。

  骂战、休学引发内地人关注

  日前,一则香港城市大学内地生和本地生因授课语言问题引发骂战的传言,在网上不胫而走,引发热议。紧跟着,有内地媒体辟谣称事态根本没有那么严重。关于课堂骂战传言,据说有内地生因教师授课只讲粤语表示反对。昨日香港城市大学发言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城大在开办课程时,会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 (包括语言方面)而作出相应安排。为此,事件中涉及的中文文学硕士课程的中国文化要义科目已事先告知学生上、下学期均可选修;上学期以广东话授课,下学期则采用普通话授课。学生可按个人需要及进度,选择修读有关科目。

  今年录取了303名内地学生的香港大学,几天前辽宁状元刘丁宁在入学一个月后休学回老家复读,此举动也引发了两地的热议。

  南都记者了解到,刘丁宁大约上月底就向港大提出了休学的意愿,在此之前,港大的多位师长、同学曾与刘丁宁讨论过学习的问题,也了解了她的个人意愿。

  港大发言人称,学校无论对内地、本地或国际学生都设有各类辅导和活动,例如学术辅导、校园生活辅导、朋辈支持、学会、舍堂活动等,在各个方面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各项需要。

  由此观之,无论是状元休学,还是所谓的课堂骂战,并没有上升到矛盾的层面。但毫无疑问,随着越来越多内地生赴港读书,他们在香港的适应问题,已引起了内地家长的关注。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港校在内地录取了1400多名学生。2012年,8所香港高校共录取约1600名内地新生,较 2011年的约1440人上升超过11%。今年香港8大高校录取了1590名内地尖子生。

  香港中文大学招收内地生多年。校方表示,学校一向重视非本地学生的适应问题,大学每年都会为新入学的非本地同学举办各类迎新活动,并会就安排注册、选课的事宜进行辅导,以协助学生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

  据悉,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本科生联合会,是香港各大专院校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为成熟且具有影响力的内地本科生团体之一,目前注册会员超过千人,该会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本港与内地学生间的联系,通过举办不同的活动,让内地学生更快融入香港社会。

  文化差异 语言是道关卡

  国际金融中心、世界时尚之都,众多光环加身的香港,对不少初来港的内地生充满了诱惑,但如何沉下心来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对一些内地学子来说,仍是一种挑战。首先,语言就是一道关卡。

  听不懂(广东话),真的听不懂,而且完全没有适应的过程。在香港城市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曹同学,来自黑龙江,到香港已经两个月,除了地域间隔引发的水土不服之外,文化差异也是她担忧的。

  吃饭、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小事,但是上课听不懂,对学生而言真的很痛苦。很多内地同学都担心广东话还没听懂,在校学习的一年就过去了。曹同学告诉记者,她曾和其他内地同学一起估算过,在香港读硕士平均每天的课程与连带的花销就要一千多港元,面对如此贵却又听不懂的课程,不少内地同学都是十分头痛的。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