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印象:双层巴士、涂鸦艺术、慈善商店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在双层巴士上看风景

       如果你对伦敦没有印象,但是如果记得起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作为下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演出中,就是以一辆双层巴士作为主要演出载体,你就会明白双层巴士对于英国人的象征意义。就在世博会上,双层巴士也是一个被用来宣传伦敦的重要工具。和泰晤士河畔金黄的议会大厦以及独特的塔桥相比,红色双层巴士更具有平民意味。正因为如此,2004年伦敦政府打算要淘汰这些成本较高的玩意儿时候,引来了伦敦市民的强烈不满,最后只得作罢。不过,双层巴士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

       2005年12月9日,被伦敦人尊称为马路主人的红色双层巴士在人们的留恋声中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最后一辆红色双层巴士停运,一个时代结束了。为了满足一部分怀旧的英国居民和外国游客的好奇心,伦敦政府特别开通了两条遗产线路,保留少量红色双层巴士供人们观光乘坐。与此同时,作为风景的还有,你会看到英国人怎么在等车的时候自觉排队,如何在没有人的情况下自觉维持秩序。英国还有一个称号———最爱排队的国家。

       传统之外的现代气质

       在人们的印象里,说起现代化就想起了纽约,那遍布街头的当代艺术建筑或者雕塑,让你觉得身处的世界与上个世纪截然不同。而英国是否就是上个世纪的代表?其实也未必,如果你知道英国街头涂鸦艺术家班克斯,也曾经荣登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榜,就会知道伦敦的艺术氛围也弥漫着21世纪的味道。他的作品是街头涂鸦的标志,印迹遍布英国各大城市的街道、墙壁、桥梁和公共建筑物;他的每一次展览都能吸引成千上万人,一些明星如克莉丝汀·阿奎莱拉、皮特、茱莉夫妇等都是他涂鸦作品的收藏者,即使是一只不足a 4纸大小的老鼠,据说其卖价都超过数十万美元。

  相对于法国、意大利或者其他国家,英国的文化与艺术总显示出岛国独立于大陆的自由气息。比如从来不接受广告的BBC电视台,BBC的发展基金除了政府拨款外,主要靠公众集资,这笔费用被称作电视机许可证费。收费标准由政府下属的文化传媒部制定。根据目前制定的标准推算,BBC每年可以从公众手中获得约14亿英镑的款项。当然这一模式也日益面临着霸王硬上弓的指控。因为已经有人在BBC广播大楼等地举行反电视机许可证示威,意在敦促政府修改法律,取消这一制度。
 
       到处都是慈善商店
 
       在英国,如果你留意一下身边的那些小商店,你会发现慈善店遍及大街小巷,而且涉及面极广。有一条不足百米的步行街,很可能有七家各种慈善机构的商店。由此可见英国的慈善事业是多么繁荣。据一项公开的数据显示,英国有6500到7500家慈善商店,年交易总量在三亿五千万到四亿五千万英镑,年收入一亿英镑左右,这个数字占英国年零售业总额的千分之二。有些义卖商店的规模很大,会配合当地消费人群的特点义卖特定商品,比如英国规模最大的慈善义卖商店“乐施会”,就把人们捐赠的二手书籍集中到大学城的义卖商店,把旧家具集中在靠近住宅区的义卖商店,二手名牌服饰就被集中到伦敦。
 
        其实慈善店多,并不代表英国本身有很多人需要靠这些廉价二手商品来维持生计。这么多的慈善商店,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透过出售一些居民捐赠的东西筹集款项,提供给慈善事业。在英国,慈善事业的发达不是通过政府强力的推介,更重要的是依靠民众的素养以及朴素的宗教情感。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