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中国 友好外交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7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简述

  英国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是欧盟、北约、英联邦、西欧联盟等120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主张同美国加强关系,重视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努力改善同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努力维系同英联邦国家的传统联系,保持和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强调自由贸易。加强在环境保护、人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将人权问题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

中英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5月10日正式访问英国期间,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伦敦举行会晤。温家宝总理和托尼·布莱尔首相今天对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表示欢迎。双方承诺共同致力于发展这一伙伴关系,使其造福于两国,并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繁荣和开放的世界。中英在双边、多边和全球问题上开展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我们均把两国关系视为各自对外关系的重点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及其日益上升的全球经济大国地位,使中英伙伴关系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双方在环境、教育、发展、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关系蓬勃发展。

  我们一致认为,自从我们 2003年7月会晤以来,中英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英国将于2005年担任欧盟主席国。我们期待在2004年和2005年中国-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以及我们业已同意建立的两国政府领导人年度会晤期间,继续这种高层对话。布莱尔首相去年访华后,我们决定成立双边关系互动小组,以促进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该小组汇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在贸易与投资、金融、能源、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件)。我们对双方小组主席约翰·普雷斯科特副首相和唐家璇国务委员以及小组成员所做工作表示感谢。双方小组的建议,以及两国在包括环境治理和保护、能源、防扩散、反恐、打击有组织犯罪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日益增强的合作,体现了中英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中英认识到《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原则十所强调的各项规定的重要性,如: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决策和环境问题司法公正。双方同意分享科学和经济方面的经验,以利于双方共同努力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可再生能源和有效利用能源伙伴关系等,加速开发对气候有益技术的全球市场。  双方重申愿意就包括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森林执法(制止非法采伐)、水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改善和污染控制等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加强交流,在环境立法、监督和人员培训方面互相学习。双方将共同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和其他与发展有关的问题,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双方特别强调和平与安全以及非洲防治艾滋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将尽全力支持非洲国家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做的努力。

与中国关系

  1950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6月17日,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13日,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第一位在职首相访华。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再访中国,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英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华。1997年7月1日,中英顺利完成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1998年,两国政府首脑成功互访,并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英国。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2005年9月,布莱尔首相访问中国。2005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1月,英国首相布朗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达成9项共识签署近8亿美元合同,并发布中英工商峰会部长级新闻公报。在2012年奥运会在这开幕。

驻华领事馆

  1.英国驻华大使馆:北京建国门外光华路11号

  2.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市南京西路 1376 号上海商城西峰 301 室

  3.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广州市环市东路339号广东国际大酒店

  4.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68号大都会商厦28楼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