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去美国留学不得不知的美国文化特色
美国人的语言、人口构成,以及立国精神都源于欧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延伸。然而,美国文化又与欧洲有所不同。因为,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上赶走印第安人后,在一片荒芜旷野之地,创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灿烂文明。
【头衔与称呼】
美国人强调平等,社会等级观念相对比较淡薄,所以他们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相反,美国人喜欢用法官、军官、政府官员、教授和宗教领袖等职业的名衔作为称呼。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美国人则以先生、小姐、太太相称。美国人首次见面,若不知道对方的头衔,但又要表示对他尊敬,他们常用先生(sir)或者夫人(madam)称呼。
一般而言,美国人不常用正式名衔,除非对方从事某种专业性工作,如医生、教授等。美国人认为,即使直接称呼一个人的名字,人们同样可以对他表示尊敬。因此,双方熟悉后,便直呼名字。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时,很少使用头衔或者先生之类的词。
【宽容性】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国,祖先来自于全球各地,各自的差异十分突出。因为差异十分普遍,人们就不特别注重统一性。久而久之,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中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宽容性,对异质文化和不同评议持容忍、可接受的态度。
这种宽容性表现在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权利的维护;体现在不同信仰的和谐共存上;显现在不同民族、不同族裔社区的平安相处。总之,在美国,每个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人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持自己的习俗和仪。
【自己动手】
美国人讲究自己动手,不管是医生、教授、律师、商人,都是自己干家务活、上市场购物、修剪草坪、整理车库和油漆屋顶等。虽然有社会身份与经济地位,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会降低自身的体面身份,反而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自己动手不仅体现着美国人的自立精神,而且他们还能从动手之后的成果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自己动手的习惯与美国人的拓荒精神有密切关系。经过几十多年的锤炼熏陶,这种自己动手的自立精神,便深深地铸造进美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
【生活快节奏】
美利坚民族是个年轻、天真、自信、富有生气的民族,像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美国人生性好动,不甘寂寞,不停地干这忙那,似乎有永远也使不完的精力。生活的节奏像一根上足了的发条一样,有条不紊地不停运转,构成了一幅繁忙、近乎于疯狂的现代人生活画面。
美国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除了美利坚民族好动的本性外,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所逼迫出来的。为了生存和成功,美国人必须拼搏和奋斗,而拼搏与奋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他人抢时间、争速度,使自己始终处于依靠地位。因为这种逼迫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美国人对快节奏生活方式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个人崇尚主义】
美国是个尊重个性、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部分。无论是卡内基从一贫如洗的学徒工,到富甲天下的钢铁大王,还是林肯从平头百姓之家,平步青云地登上总统宝座,他们都是普通美国人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个人成功典范。
在美国,人事关系固然有助于人们取得成功,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精神、才能智慧、进取勇气和随和性格。个人进步,全在于自己的艰辛努力和不息奋斗,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