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美国教育的真实面目
中国的学生和家长甚至校长们大多数都认为美国的课堂教学总是轻松愉快的,学校没有严格的学业考试,作业特别少,校长也没有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压力。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教育存在着许多误解。4月29日,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蔡焯基校长在由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 中小学校长国际化论坛上表示。
在真正走进了美国的中小学校甚至学生家庭,亲身体会并共同面对真实而生动的美国中小学校教育之后,广州各中小学校长对于美国教育的看法添了几分理智与思考。
为了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视野,交流中美教育经验,了解双方教育差异、误解,改进中国中小学教育方式。参加2006年以及2007年两届赴美考察的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副校长、各区教育局领导以及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畅所欲言。
美国高年级学生压力很大
提到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人们通常津津乐道的是美国学校课堂的轻松愉快,课后也不用做许多作业,然而蔡焯基校长告诉我们,其实美国课堂既有轻松活泼也有严谨正规,大众化的教育与精英式的教育并存。大众化的教育会比精英式的教育轻松一些,越到高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年级的教育非常接近中国的教育。
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陈春祥主任认为,美国学生的考试压力同样非常大。考生的成绩会贴到社区,让家长们、甚至更多的陌生人都见得到,学生的压力非常大,奖惩机制更甚于中国。
美国高中生书包超过10斤
在以往不少的描述中,似乎美国的中小学几乎不用考试,美国的中小学生几乎不用背负大大的书包,每天只是轻轻松松地来、轻轻松松地走。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华师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红说,在走访的学校中,无论中学小学,几乎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里面装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书,高中生的书包几乎个个都超过10斤以上,很多学生因为书包太重直接用拉杆箱做书包。对此,美国同行认为,课程多与少、书包重与轻并不说明学生负担的轻重,如果学生学得愉快,再重的课程也可以上得很愉快,再重的书包也可以背得很轻松,相反,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得沉闷、不愉快,再轻的书包、再少的课程也是难以忍受。
美国的教室也不都是集市
在反映美国教育环境的电影里面,大部分人都会发觉,美国的课堂上还可以任意走动、吃零食、交头接耳等等,没有什么纪律约束。然而,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校长王建辉告诉记者,走进纳什维尔市的每一个学校,感觉到处都很安静,几乎觉察不到有几百人存在。学生在走廊上行走、课堂上听课、小组讨论、用餐都很安静,不会影响到别的同学。
学生的文明行为并不受到太多纪律限制,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比如我们平时强调上下楼梯靠右走,是让学生注意安全,从他们自身来考虑,而美国则是让学生尊重别人,如果不按照秩序走,就会妨碍了别人。
美国学生并非基础都不好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人相信美国学生的基础都很差,美国中学生还在学加减乘除成为很多人牢固的印象。但实际上,由于美国进行多元化的教育,并非所有的学生基础都不好,也并非所有的学生数学都不如中国的平均水平。王红教授告诉大家:一些排名靠前的学校他们的目的就要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并不避讳这个,所以他们的课程安排非常紧,游戏式的教育方式也较少,更多的是中国这种讲授式,所以那些学生基础也挺好。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刻苦,基础教育识记的内容过少,以致学完后大脑不够充实,基础教育的课程过于简单化等等,这些问题也在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美国的许多学校也正在学习中国应试教育好的方面,来提高基础知识水平。
不应丢掉中国教育的精华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培养世界型人才,并不是完全地否定中国中小学教育并全盘接受西方的教学方式,我国的许多教学方式也是很优秀的,并且许多方式逐渐被西方接受并践行。我们要借鉴西方优秀的东西,但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不能舍弃。解放思想、创新思想,首先要传承思想,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广雅中学校长黄永光认为,对于西方的教育,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培训中心执行副主任王红则引用了美国某校长的话来表示中国的教育也有许多地方是值得保留的,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在我们学习与交流时,希望你们在学习我们的同时千万不要丢弃你们身上好的东西。
美国教育值得学习的方面
校长们总结认为,美国的教育,更关注的是人,人的个性、兴趣、潜能、实践和创造;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感恩、交往、欣赏、感动、理解、尊重等。同时,美国非常重视体验教育,注重生动的爱国教育。在一所学校看音乐剧时能感受到台上是高素质,台下也是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