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让中国人羡慕不已的美国梦揭秘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8日 来源:毕达留学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名校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美国人最让中国人羡慕之处,恐怕就是有一个美国梦。

正因梦想大量破灭而惶惑的中国人,难免对那个号称人人有机会追求梦想的国家又羡又妒。移民成为风潮,不能移民的,让孩子出去读个书总不是坏事。2008年黑皮肤的奥巴马成为总统,美国梦风潮成为国内报刊要闻,许多人开始琢磨:咱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有个中国梦?

问题是,美国梦是什么,这始终是个模模糊糊的话题。梦想,在汉语语境里通常是美好的、遥远的,意味着与现时生活截然不同的境况。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人斯特兹游历全国,访问形形色色的家庭,并最终写出《美国梦寻》这本名著时,美国梦在他笔下是另一种样态。

这种梦想看起来简直让人失望。在那些接受他采访的雇佣枪手、乡巴佬或者普通社区里的穷家女眼里,梦想经常是:有辆车子,有几个健康的孩子,有座房子,等等。

当然,个人的梦想总是不同的,它也包括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奥巴马这样的宏大志向。但简而言之,在这种语境里,美国梦的本质,在于生活本身,在于依靠个人的勤劳,追求一种还不赖的生活。

由此,这样的梦想,少了点儿玫瑰色的远方情调,多了些世俗的琐碎平凡。也许正因此,对美国梦的追求才被渗透进普通美国人的日常奋斗里。他们为生活奋斗,就是为梦想奋斗。

这在我们听来是有些不可理解的。很多时候,我们是将梦区隔于普通生活本身的,是那些普通生活里达不到的地方。

正如上世纪80年代那些离开中国赴美国留学的人一样。对他们中的多数人来说,在美国求梦的过程,无异于将对未来的飘渺想象逐渐沉落在具体生活中的过程。有时候,这一过程里充满了失落和无奈。

《中国人的美国梦》的作者、化名水光的华裔学者,是这群人中的一员。这本最近出版的书其实写成于十几年前,当时,海归正成为潮流,大批海外留学生开始回国谋求前途,水光也回顾自己多年在美国求学的生活,感慨良多。

分享到:
  • 微信平台
  • 资料下载
  • 视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