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留学
内地生留学香港读大学难在哪儿?
●1998年
港校在内地招生伊始,能有机会享受香港高校教育的内地学生寥寥无几。
 
●2003年
教育部批准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只限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六地。
 
●2011年
教育部批准港校在内地31个省份招生,与此同时,各港校在内地的招生计划也在增加。多所院校收到的入学申请创历年新高。
 
●2012年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8所由特区政府资助的院校共录取约1600名内地新生,较2011年的1440人上升超过11%。
 
●2013年
8所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高校,共录取约1590名内地新生。其中,香港大学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共收到超过1.25万份申请,最终录取 303名内地考生。(综合)
 
    日前,一则香港城市大学内地生和本地生因授课语言问题引发“骂战”的传言,在网上不胫而走,引发热议。紧跟着,有内地媒体辟谣称事态根本没有那么严重。关于课堂骂战传言,据说有内地生因教师授课只讲粤语表示反对。
 
    对此,该课程授课教师陈学然在一封发给同学的电子邮件中澄清了整件事情的经过:第一周下课后,有5位香港学生和两位内地学生留下来,与教师讨论授课语言问题。香港同学担心一旦用普通话作过多解释,会影响教学进度;内地同学也表示会尽快学习广东话以求早日融入粤语授课环境,希望香港同学能谅解。
 
    毫无疑问,随着越来越多内地生赴港读书,他们在香港的适应问题,已引起了内地家长的关注。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港校在内地录取了1400多名学生。2012年,8所香港高校共录取约1600名内地新生,较2011年的1440人上升超过11%。今年香港8大高校录取了1590名内地尖子生。
 
    随着赴港读书内地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港校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内地家长的心。香港的大学到底什么样?赴港就读的内地生们究竟有怎样的观感?他们在那里求学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 
 
全英文教学要有英式思维
 
    香港高校基本上都是全英文教学,课本、作业都是英文,要适应香港高校学习节奏,不仅要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还必须学会英式思维,即西方人说英语的思维。要达到这个要求,对内地生显然是个挑战,听力、口语方面的劣势,影响和限制了众多内地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这对一些同学的自信心就是不小的考验。
 
考试很难熬通宵是家常便饭
 
    香港的大学生活并不比内地高中轻松多少。考试压力很大,考试前通宵也算是香港高校的特色,熬通宵是家常便饭。香港高校没有人会去督促你学习,好好学习算是对自己负责,这也是内地生需要适应的地方。
 
    内地高中阶段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学生,一旦环境与教育理念发生如此转变,就很可能无法适应。
 
环境不同文化差异要克服
 
    除了生活方式大不相同,香港当地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相比之下,内地生反而有些墨守成规。
 
    如何来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对一些内地学子来说,仍是一种挑战。
 
    克服文化差异就是必须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