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留学
低龄留学风行 18年教改就是一场失败

 \

  清朝末年,清政府曾派遣几十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启了低龄留学的传统。这批少年中,学成归国者,曾经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今天,一批又一批低龄学子踏上海外留学的道路。他们当中,有的为了回避中国的高考制度;有的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有的只是为了更干净的空气、水和更安全的食品。

  当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远赴异国他乡,对中国的未来将产生何种影响?我们是否该彻底反思我们的教育与环境?

  在西方国家生育率不断走低的情形下,欧美等发达国家从小学到大学,都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中国生源无疑是一份诱人的大蛋糕。

  在低龄留学的风潮下,早有人一言道破:“很多人是想逃离中国的教育体制,绕开高考的独木桥。”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吴小新无奈地感叹:“18年教改,就是一场失败!”

  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我国小学生已经成为近年来人数增长最快的出国留学人群,特别在一些沿海地区,出国留学已经形成一股热潮。

  美国波士顿教育和专业发展中心总裁徐罡曾在博客中写道,2011年暑假,美国马萨诸塞州有几所私立寄宿高中,几乎每天都有一巴士的中国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学校。

  留学,一笔经济账

  在总结我国近些年留学状况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杨继辉指出,20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的大多是去读硕士、博士学位;90年代初,开始有中学生出国读本科;90年代中期开始,渐渐出现了中学生、小学生出国留学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申请自费留学的学生平均年龄,比80年代下降了10岁。几年前,甚至有一位广东企业家,将自己年仅5岁的孩子送出国去读幼儿园。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从2008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呈爆发式增长。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每年大约增长20%。

  面对低龄留学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这种现象与我国的教育日益国际化,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很大关联。”

  香港中文大学曾对大陆地区的留学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数据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影响高中生留学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对留学的意愿的影响最为强烈,而偏远地区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之所以留学意愿不强,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力担负高额费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均GDP从建国初不到100美元,到如今已经突破1000美元,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财力送孩子出国留学。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京津等地区,中小学生自费出国留学已占全部出国留学人数的50%左右;尤其在深圳,希望出国留学的中小学生竟占被调查者的86%,比在校大学生中的同一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庞大的留学生市场吸引了世界许多教育出口大国的视线,它们纷纷来华,各出奇招,大力推广其教育资源,力争在这个硕大的蛋糕里分得属于自己的更大的份额。

  美国国土安全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2006学年,我国仅有65名中学生持因私护照去美国读中学;到了2010~2011学年,中国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5年增长了100倍。

  杨继辉表示,在西方国家生育率不断走低的情形下,欧美等发达国家从小学到大学,都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因此,来自中国的生源,对这些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份诱人的大蛋糕。几年前的统计数字表明,仅中国5万自费留学生,就给英国国库带去了10亿美元进账。

  一个“纠结”的选择

  是不是有经济能力都要选择出国留学,特别是十几岁的青少年?留学,向发达国家学习,其好处早就被历史证明了。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开始了留学的热潮,并在半个多世纪中,一浪高过一浪。辛亥革命后的留学生以“科学救国”为使命,学成回国后,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基础。

  “从理论上说,无论多大年龄,留学本身不是坏事,如果留学有成归国工作,对国家也是有益的。”文东茅说,“但对于低龄留学生,要看个人的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如何了。”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提醒家长,十几岁的青少年正处在一个“微妙”的年龄,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一定要慎重。专家认为,童年和少年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分的父爱和母爱,将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发育及性格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此杨继辉表示出了担心,十几岁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环境适应能力、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一些人连基本的生存状态都不能维持,怎么能学习和深造?况且国外存在很多诱因,如果孩子发生质变,又该怎么应对?

  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小留学生正面临心理危机,感觉郁闷,其中部分孩子甚至沉溺于游戏、酗酒、暴力。据美国司法部的一项统计,16岁的青少年正是犯罪的高危年龄,美国每年约有260万名青少年走向犯罪。

  其实对这种不利因素,中国很多家长也心知肚明,一位曾在加拿大留学的家长,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了一种“纠结”的态度:“我在加拿大读硕士时,目睹了很多十几岁的、家庭有问题的青少年,放了学就在街上混,又是容易冲动的年龄,很多孩子一不小心就走向犯罪,所以对送孩子留学的事,我很纠结,担心我们不在他身边,他会加入街头厮混的行列。把十几岁的孩子留在身边,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又不想让他接受目前的‘中国式’教育。”

  “留学潮一方面是我国国力的增强、经济收入提高的一种表现,”文东茅说,“但低龄留学的强势,也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一种冲击,并提醒我们反思教育体制。”

  18年教改,一场失败

  早在1995年,童话大王郑渊洁爆出重磅新闻:让小学刚毕业的儿子退学,自己在家设“私塾”课子。郑渊洁此举明确地表达了对学校教育的一种不信任。

  特别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曾有一位老师骂迟到的学生说“你以后吃屎都接不到热乎的”。在儿子退学后,送给班里所有差等生一句临别赠言:“你是最棒的!”

  十多年后,这个“私塾”里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并做出了成绩,而十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似乎没有多少改进。

  就像郑渊洁所说:“学校教育不太重视心灵这块,这恰恰是我最看重的。”更多中国家长则担心现行应试教育体系,桎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孩子的兴趣。然而,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私塾”课子的能力和勇气,把孩子托付给另一种教育体制,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记者找到了新西兰中学在中国的宣传文件,文字平和地逼问着“中国式教育”:不同于国内的课程表硬性规定制度安排,新西兰的高中阶段采用选课制度,各中学一般都会开设几十门甚至上百门课程供学生选修……

  不同于国内高中生都将目光主要集中在高考升大学上,新西兰高中生毕业之后的出路选择会较为多元化,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发展要求。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整天忙着做题,很难学到有用的东西,”文东茅说,“尽管从应试教育中,学生学到了要努力、要竞争,这对人的成长有一定意义,但同时目前应试教育对人也是一种伤害,考试、高考变成了唯一的目标,他们失去了更多的东西。”

  2013年高考刚刚过去,高考后考生接连自杀的惨剧再次上演。而安徽六安毛坦厂镇则创造了“高考镇”的“神话”,据媒体报道,万名复读生在毛坦厂中学过着严酷的学习生活。入学前学校就提醒学生,做好“坐牢”的心理准备,“有期徒刑,一年”。这所学校老师的口头禅是“两横一竖,干!”学习时间从早上6:20到晚上10:50,中间午饭、晚饭各半个小时,中午只能趴在课桌上休息。许多在镇上陪读的家长,对考生重压下恶劣的心态和脾气,只能低头忍耐。

  正如文东茅所说,应试教育,对人是一种伤害。在低龄留学的风潮中,早有人一言道破:“很多人是想逃离中国的教育体制,绕开高考的独木桥,直插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背后。”

  面对低龄留学可能留下的遗憾和伤痛,面对中国式教育的伤害,两害相权,越来越多的家长无奈地选择了前者。眼看着自己的优秀学生,小小年纪就纷纷出国留学,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吴小新无奈地感叹:“18年教改,就是一场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