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是高考刚刚过后,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如何选择自己的留学路线,成为很多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下面就给美国留学专家大家一些建议?
一.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标准去判断,我的留学路怎么走?我走这条路是通过什么样的机构去做?从前几年来看,以往的留学基本是这种模式,我现在决定要留学了,首先我要找一个留学中介,他可以告诉你,出国需要什么样的资金要求,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成绩,这个时候家长会准备资金,把孩子送到出国留学考试的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冲刺强化,理想的是拿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拿到托福、雅思的分数再去申请大学。
二.不同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和西方的教学方式是很不同的,中国是以老师为主导,尤其是在大学本科之前的初高中的基础教育,可是说更多是应试,准备中考、高考、会考,老师教学的方式就是把这些各课程教学重点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去记忆。学生有一定记忆之后,再不断做题、做考卷进行练习,应该说学生更多的状态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国外不同,国外本身是强调学生自主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对一个事情不是老师告诉你他怎么样,而是老师告诉你有一个观点,根据这个观点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把这些看法都给你列出来,根据你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再加上专家的意见,你说说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更多是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有逻辑性地归纳自己的想法,跟其他的同学进行探讨,最后给老师或者整个班级一个汇报。这是海外的学生方式,海外更注重你的动手、思辨能力,这也是中西方教育不同的地方。在我们预科里面,我们叫做学术的差异。
三,跟学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孩子在海外生存和学习又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几千年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整个的文化背景、历史都不同,一个东方人如果到了西方,以东方的为人处事的原则跟别人接触,你会遇到很多困难,在生活中体现在你跟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很离群,大家很孤立你。因为你跟其他人的思维不一样,你一说话就让别的同学觉得非常不礼貌,会有一种fail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你跟老师有文化冲突,老师会对你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因为在国外教授的学术信用是非常被看重的,你这个学生最后是课程通过还是不通过,很大程度上是教授、导师他会给你最终的结果,他不像我们是一个考卷,是一个客观的试卷,很多课程是需要你写一个paper来结业的,这个paper是过还是不过,就是导师一句话。
四,是专业课的内容,因为中国的教育,课程列得比较少,每一门都讲的非常精深,也就是数、理、化、地理、历史、生物,但是每一门课程讲的都非常深,我们高中的课程已经达到了国外大学的课业的难度水平,而在国外的基础教育,他选的范围很广但是每一门讲得不是很深。比如说除了数理化,生物、物理、历史、地理这些基础课程,他还会教商科、心理学等等。在我们中国来说,在大学里面才有可能接触到的比较广泛的课业,在他们的基础的教育阶段,比如说高中就有教授,他是一种选修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这个孩子是学商科的,国外的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对商科的基本概念,已经有过选修,国内的学生可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所以如果他去国外学习,本身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专业知识再有欠缺,你起步就比别人落后很多。
所以综合考虑来看,一个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需要准备的不仅是托福、雅思和做一个大学申请,他需要全面的语言基础,学术是在海外学习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文化是软性的能力,但是对学习结果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这样综合考虑才能说这个孩子真正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