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要做好心理准备
9月是欧美大学的夏季入学期,一些家长从本月起就开始为孩子留学进行各方面的准备了。如今,留学的群体愈发庞大。留学对于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挑战,更是涉及身体、心理等承受能力的一系列考验。那么,在留学前,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1、文化适应不良
语言交流障碍,生活习惯迥然不同。只有在留学前对目的国做好充分了解,并对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足够的调适,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
毕达教育留学专家认为,出现文化适应不良的孩子通常性格比较内向,在国内时可能就在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一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却没有做好足够充分的准备,那么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就会让他们感到更加无所适从。有些家长会误以为让孩子出国留学,就能够激发起他们主动积极进行人际交往的兴趣,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孩子不仅很难靠出国摆脱困境,往往还会出现严重文化适应不良的状况,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2、亲子交流障碍
其实,在留学生中,“被留学”的学生数量也不少。其实,这批学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状况的人群。“具有主动留学愿望的学生通常都会对自身具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计划,其中必然包括一系列融入当地社会的心理准备内容。但是,对于那些受到家长影响而选择留学的学生来说,可能留学的心理准备就不那么充分了。”也正因为如此,在留学生群体中,由亲子交流障碍而引发的问题也不少。
如今出国手续简便,跨出国门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出现种种问题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那些自己不愿意出国,却被家长逼出去的留学生群体中,出国后尤其容易出现被动学习、自理能力差等问题,进而引发亲子交流障碍。”对于出国留学的决定,毕达教育留学专家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进行商议,这样也可以帮助双方做好全方位的心理准备,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留学生活。
3、切忌大包大揽
如今很多家长或留学生存在盲目跟风留学的心态,而这非常不利于双方做好留学的心理准备。“有些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在留学期间,要保持名列前茅的成绩,并且往往以昂贵的学费‘要挟’孩子,这会给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只敢报喜不敢报忧,在外又很难寻求到足够的支持。”因此,在孩子留学的事情上,不要太大包大揽,最好还是充分尊重孩子个人的决定,并且事先评估孩子的适应能力、行为习惯、交往能力等,而不要盲从。